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本·田野·文化 多重视阈下的藏族文学研究

文本·田野·文化 多重视阈下的藏族文学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作者: 丹珍草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45124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本·田野·文化——多重视阈下的藏族文学研究》一书是一本研究文集,内容包括藏族当代作家文学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以及藏族史诗格萨尔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一部分内容是田野调查报告。从作家创作、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等不同层面探讨了文学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丹珍草,藏族,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文室。主要研究方向:藏族文化与藏族作家文学研究,格萨尔史诗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专著曾获“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第八届优秀成果奖”。参与完成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
目录
《文本·田野·文化:多重视阈下的藏族文学研究》无目录
摘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优选化、现代化、城市化迅猛推进的时代,很多人都免不了要离开家乡,到别处生活,甚至飞越千山万水,移居异国他乡。无论是在陌生的地方辗转奔波,还是迁移家园,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差异性的困扰,如自然环境的差异、社会环境的差异、民族的差异、文化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心理的差异以及城乡差异、地域归属感、乡土本位意识,等等。差异越大,适应越难。而且,移居者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困惑,经受生存不确定性的焦虑和精神的漂泊。身份认同反映了对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的追寻,牵扯了他者与自我的复杂纠葛以及无处不在的矛盾。在不同文化的夹缝中,是做一个不断挣扎的原汁原味的格格不入的移居者,还是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积极弥合差异,做一个融入者?是逃离还是坚守? 生长于川西北藏区的藏族作家吉米平阶,在北京读书,在北京工作,定居北京,后来去了拉萨。从1998年发表《绿波带》开始,吉米平阶陆续写出了一批反映北京藏人生活的小说,后来结集成小说集《北京藏人》出版。可以说,吉米平阶是反映藏人在都市生活的靠前人,他以既在局内又在局外的亲历者、创作者的身份展现了生活在陌生都市里的藏人的生活情态,反映了处在两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夹缝中的藏族青年的生活处境,用文学形象展示了“异乡人”在北京的生活体验。“北京藏人”系列小说主要写在北京读书、工作、生活的藏族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大多从小在藏区长大,因为读书之类的机会来到北京。从藏区乡土文化圈进入北京都市文化圈,必然要面对各种差异以及诸多陌生的关系,有适应,有不适应,有冲突,有融入,有迷惘与烦恼,也有喜乐。处在藏汉两种文化“边缘”的都市藏人始终都是北京主流社会中的“他者”。北京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北京藏人在融入这个靠前化大都市时,除了要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和惶惑,还要学习怎样与汉文化相处,以及面对优选化的挑战。他们切身感受着不同文化的冲击,在各种冲击面前,他们常常感到无力、无助、无奈,但生活又不允许他们顾影自怜,于是他们就有了许多愿望,于是他们也有了许多尴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