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康熙教子做事
字数: 15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其他
作者: 方木鱼
出版日期: 2019-01-01
商品条码: 978780770123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这将是目前所见的《康熙庭训格言》版本中很好、很全、很丰富的!!! 1.很好! 本书为“康熙庭训格言”释读丛书的第二册,全书分为“审慎篇”“改过篇”“天命观”“察人篇”“决断篇”“义利观”六个章节,引经据典、分门别类,深入诠释了《康熙庭训格言》审慎的内容,改过的方法,对天命的认识,察人的角度,决断的勇气,义利的得失! 2.很全! 本丛书共五册,囊括了“康熙庭训格言”的全部训言246条,并对所有训言都进行了梳理与翻译、解读与点评。 3.很丰富! 每一篇庭训格言,除了有对应的注释、译文之外,还有“延伸阅读”和“以史为鉴”两部分内容,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养生等知识。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康熙,还可以更加深入体会古代的各种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审慎篇”“改过篇”“天命观”“察人篇”“决断篇”“义利观”六个章节,引经据典、分门别类,深入诠释了《康熙庭训格言》审慎的内容,改过的方法,对天命的认识,察人的角度,决断的勇气,义利的得失;并在注释、翻译原文的基础上,辅以“延伸阅读”“以史为鉴”,诠释了做事的态度与方法。
作者简介
方木鱼,原名王刚,畅销书作家,讲师,书评人,《新青年》《文苑》杂志签约作家。已出版图书包括《曾国藩家书·精选点评版》《长物志》《随园食单》《琴史》(2017年)、《文房四谱》等。另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香港《大公报》、《演讲与口才》《文史博览》《文史月刊》《读书文摘》《中外文摘》《决策探索》等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
目录
一、审慎篇 001 以劳为福,以逸为祸 ........................................002 事无大小,审之又审 ........................................005 大小事务,一体留心 ........................................008 一切事务,不可懈慢 ........................................011 无事常防,有事常定 ........................................016 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019 刚柔并济,内外得宜 ........................................023 自谓不能,自误其身 ........................................028 无事,敬以自持;有事,敬以应事 ................032 二、诚敬篇 035 人以改过为贵 ....................................................036 自任其过 ............................................................039 自省改过,转祸为福 ........................................043 不以可怕之物戏人 ............................................046 欲称其善,莫举人之短 ....................................050 送人礼物,须择其所需 ....................................054 三、天命观 059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060 无处不可养人,惟患人不勤勉 ........................065 器利而事自善 ....................................................070 以人力夺天工 ....................................................074 尽人事,听天命 ................................................079 身安泽长,五不敢 ............................................083 亲行祭祀,以致其诚 ........................................087 吉凶异道,不得相干 ........................................091 四、察人篇 095 一言可得人心,亦可失人心 ............................096 宜言古人善行善言 ............................................101 纤细之伪,日久自败 ........................................104 满口恶言,必遭罪谴 ........................................109 视人彷徨,其人必不正 ....................................113 行住坐卧,不可回顾斜视 ................................117 古玩可观不可用 ................................................122 琢刀为尺,偃武修文 ........................................127 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132 五、决断篇 137 断事三识 ............................................................138 开诚布公,防疑无用 ........................................142 必亲见亲历,始得确实 ....................................147 事以义理而定,莫以己心而决 ........................151 量己之能否,知人之艰难 ................................154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积 ........................................158 黄淮两河,事关漕运民生 ................................162 圣人应运而兴,所行暗合古 ............................170 搜事务之本原,复咨众而后行 ........................174 六、义利观 179 以义为利,义安则利 .........................................180 身劳心安,利少义多 .........................................183 利,则为之;不利,则去之 .............................186 穷理求知,行事得之 .........................................190
摘要
[译文]
训教说:世人都好逸恶劳,我心里却认为人只有经历过长久的劳累才能真正体会到安逸。如果一直处于安逸,那么不仅不知道什么是安逸,甚至一碰上劳苦的事情就觉得不能承受了。所以《周易》上说:“天道强健而运行不己,君子以天为法,也应自强不息。”如此看来,圣人以劳作为福,以安逸为祸。[延伸阅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本句出自《周易。象传》的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的集旬一般理解为:天道强健而运行不已,君子效法天,要自强不息,不断努力;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取法地。要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出自此处。[以史为鉴]
《清史稿?圣祖本纪》对康熙评价甚高:“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日守成,实同开创焉。”一般人都崇尚安逸,康熙却能看出劳与逸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只有在劳苦的基础上才会更加珍惜安逸。如果一直处于安逸之中,则不但不知珍惜,反而一旦劳苦便不堪忍受。
清朝为满族人治国,他们始终心存紧迫感和警戒性,一方面在开国之初到处镇压异己,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有必要尽力把事情办好,以取得到汉族官员和百姓的认同。
清朝立国之初留任了大量明朝遗臣,汲取了明末嘉靖、万历、天启皇帝因怠政而致王朝衰败并很终灭亡的历史教训。因此,清初的统治者很懂得勤政的道理,并把勤政爱民的思想通过严格的皇室教育灌输给诸皇子。清代的统治者们深知,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一位君主的修养和勤政的思想及习惯却是可以培养的。清朝历代帝王,除去末期不曾亲政的光绪和有名无实的宣统,基本都做到了勤政。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尽管清代的帝王勤政爱民,康熙帝甚至宣布永不加赋。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再加上社会变革,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业已完成,“康乾盛世”遂成为所谓的“封建统治的落日余晖”,终究难以挽回清王朝衰败的命运。[译文]
训教说:但凡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无论事情大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观察和研究,才不会留下后患。所以孔子说:“一个人遇事不思考怎么办,对这种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啊![延伸阅读]
子日:“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语出《论语?卫灵公》,大意是:一个人遇事不思考怎么办,对这种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依照唐代以前的注解,“不日”就是“不谓”的意思。“如之何”,就是事情已经到了非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只能徒呼奈何的地步。这句是说人应当常常思虑,万一有不可解决之事,要防患于未然,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不使局面失控。如果之前没有考虑,一旦事起,事到临头时,连怎么办也不知道。李充注解说:“谋之于其未兆,治之于其未乱,何当至于临难而方日‘如之何’也?”朱熹注解说:“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其意思不外乎做事要深思熟虑,多问几个为什么,倘若莽撞行事,就没办法了。凡事不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就连圣人也拿他没办法。[以史为鉴]
人在不自信的情况下做事,往往会在开始时心里不踏实,做完后又有诸多担心,怕留下隐患,这都是没有审之又审、慎之又慎的缘故。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当时权臣鳌拜遍植党羽、排除异己,迟迟不愿归政,16岁时,康熙便定计除鳌拜。事前,与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提拔索额图为吏部右侍郎、明珠为刑部尚书,并暗中派亲信掌握京师卫戌权。表面上,康熙装出年幼贪玩、胸无大志之态,每天和身体强健的侍卫、太监等玩“扑击之戏”(扑击、摔跤等运动)。康熙八年(1669)五月戊申日,康熙采用“请君入瓮”计,召见鳌拜,并将其擒获(《清史稿?圣祖本纪》卷六)。
正如“自救而后天救,自助而后天助”,康熙擒鳌拜是经过长期谋划的。深知韬光养晦的康熙在这场人生次生与死的政治斗争中展现了无比冷静和智慧的头脑、年少有为的胆略和很好的组织才能,以及无畏的勇气和担当,康熙的少年老成让天下臣民无不叹服。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题一副对联自勉:“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一生做人行事谨慎稳重,吕端被宋太宗称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只有事先能够做到心思缜密,事中义无反顾,事后才能无怨无悔。
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