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药,你用对了吗 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药,你用对了吗 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 字数: 1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030590831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15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介绍了7种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每种疾病分为三部分介绍。第一部分疾病概述,简要介绍了疾病基础知识,使读者对疾病有总体的认识。第二部分药物治疗,向读者展示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禁忌证、服用时间、不良反应及储存条件等,并梳理了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并对用药案例进行解析,从药师角度给出建议,纠正用药误区,使读者对药物治疗有深入了解。第三部分用药常见问题解析,归纳整理了药师在实际用药咨询服务过程中常见的用药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为读者答疑解惑。
目录
写给读者的话
如何阅读本书
疾病一脑血管疾病
疾病概述
概述001
分类001
发病原因002
临床表现002
治疗选择003
预后004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005
常用药物005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005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010
用药案例解析011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疾病二癫痫
疾病概述
概述027
分类027
发病原因028
临床表现028
治疗选择030
预后030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031
常用药物031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031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031
用药案例解析035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疾病三帕金森病
疾病概述
概述044
分类045
发病原因045
临床表现045
治疗选择046
预后047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048
常用药物048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048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051
用药案例解析053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疾病四老年痴呆
疾病概述
概述062
分类062
发病原因063
临床表现063
治疗选择064
预后065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065
常用药物065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065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069
用药案例解析070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疾病五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疾病概述
概述079
分类079
发病原因080
临床表现080
治疗选择081
预后082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082
常用药物082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086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086
用药案例解析089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疾病六头痛
疾病概述
概述095
分类095
发病原因096
临床表现096
治疗选择096
预后098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098
常用药物098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098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103
用药案例解析105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疾病七睡眠障碍
疾病概述
概述115
分类115
发病原因116
临床表现116
治疗选择117
预后119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119
常用药物119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123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123
用药案例解析124
用药常见问题解析
参考文献138
摘要
    疾病一 脑血管疾病
    疾病概述
    概述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脑部的表现。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已超过恶性肿瘤,是我国疾病的首位死因。本病常见中老年人,急性发作,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
    分类
    脑血管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作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发病原因
    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有多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他有包括空气、脂肪、癌细胞等栓子及脑血管痉挛等。
    临床表现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发作突然,症状在1分钟内达高峰,少数于数分钟内呈进行性发展,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个别可达2小时,症状不超过24小时。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相关,常见对侧上肢或下肢无力、部分肢体麻木,可产生感觉性或运动性失语。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眼球异常运动和复视。
    2. 脑血栓形成 本病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3. 脑栓塞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较严重,较接近。不同部位血管栓塞会造成相应的血管闭塞综合征,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面积。
    4. 腔隙性梗死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
    5. 脑出血 本病多见50岁以上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发病,常见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6. 蛛网膜下腔出血 本病以中青年发病居多,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没有明显症状,重者可突然昏迷或死亡,常见头痛、颈项强直、眼部症状、精神症状等。
    治疗选择
    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为超早期(发病1~6小时)、急性期(发病48小时内)、恢复期3个阶段。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注意整体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
    (1)超早期:可采用溶栓治疗。
    (2)急性期:①一般治疗,包括严格卧床,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患者体温、血压、血糖及营养支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性感染等。②特殊治疗,针对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中某一特定环节进行干预,包括抗血小板、抗凝、降纤、降颅内压、神经保护等。
    (3)恢复期: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尽早启动二级预防。其包括:①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②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③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或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④康复治疗。
    2.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出血:①内科治疗为一般治疗、脱水降颅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等措施。②外科治疗应在内科治疗无效且严重脑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进行。③康复治疗是在脑出血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进行,对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
    (2)蛛网膜下腔出血:①急性期内科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②外科治疗需尽早查明病因,根据病情才能决定。
    预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早期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仅易发生脑梗死,也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分发展为脑梗死,部分继续发作,部分自行缓解。脑血栓形成的病死率约为10%,致残率在50%以上,存活者部分可复发。脑栓塞预后与被栓塞血管大小、栓子数目及栓子性质有关。脑栓塞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如栓子不能消除,部分脑栓塞患者病后1~2周再发。腔隙性脑梗死预后一般良好,病死率和致残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
    脑出血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状态及有无并发症有关,总体预后差。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总体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45%,致残率也较高。
    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目标是积极预防,控制并减轻急性期症状、减少并发症,积极康复,预防复发;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常用药物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见表1。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情复杂,基础疾病较多,常常需要联合用药。在药物治疗时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联用药物治疗方案,发挥很好药物治疗效果;切记不要随意加减药物,避免有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致使疗效下降或不良反应增加。常见联用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血小板药物联用 一般情况下以单药治疗为主。但对于有急性冠脉疾病或近期有支架植入者,建议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治疗期间尤其注意监测身体有无出血、消化道不适如腹痛、黑便等情况。
    2. 抗凝药物华法林与其他药物联用 有心房颤动病史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抗凝治疗。华法林是常用口服抗凝药物,其抗凝作用受多种药物和食物影响。在合用其他药物时,应告诉医师或药师服用华法林的情况,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凝血情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凝血情况(INR)调整药物剂量。
    表1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