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物常识

中国文物常识

  • 字数: 24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沈从文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55429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文物研究先驱沈从文40年心血之作
2.文物鉴赏、收藏及美学研究的文物常识推荐阅读书
3.让文物说话,讲述中华文化、中华智慧、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伟大历程!
4.让文物说话,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书斋,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5.让文物说话,感受历史,放眼未来,让我们为悠久的从未断裂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而自豪!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古人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化生活、工艺美术等内容,更是具体到古代玉石、陶瓷、玻璃、镜子、漆器、辇舆、车乘、扇子、刺绣、服饰、狮子、龙凤及鱼的图案等的演变和发展。沈从文先生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填补了我国文物目前的空白。
作者简介
沈从文
湖南凤凰人,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先驱、作家。曾在西南联大、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后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很好成果。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器物 / 001
中国古玉 / 002
玉的应用 / 010
玉的价值判断色泽问题 / 018
中国古代陶瓷 / 026
清初陶瓷加工 / 035
镜子的故事(上) / 056
镜子的故事(下) / 071
古代镜子的艺术 / 089
扇子史话 / 099
第二章 工艺 / 105
漆工艺问题 / 106
我们从古漆器可学些什么 / 116
螺甸工艺试探 / 126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 151
中国马具及对金铜漆镶嵌工艺的影响 / 161
第三章 织锦 / 195
谈锦 / 196
织金锦 / 204
谈刺绣 / 229
谈染缬 / 248
第四章 服饰 / 261
古代服装材料和其他生活事物 / 262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 280
宋元时装 / 288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 295
第五章 民俗 / 305
龙凤艺术 / 306
鱼的艺术 / 314
狮子的艺术 / 321
第六章 书画 / 337
谈金花笺 / 338
谈写字(一) / 347
谈写字(二) / 353
第七章 交通工具 / 363
谈辇舆 / 364
谈车乘 / 371
摘要
    玉的价值判断色泽问题
     王逸《正部》论:
     或问“玉符”。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猪肪,黑
     如淳漆,玉之符也。”
     《 魏略》称:
     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似鸡冠,黄似
     蒸栗。
     这种红玉古名琼,黑玉名玖,名瑎。《诗经》上即尝提
     及。黄色有的说如燕栗,后名坩黄。白的即羊脂玉。这种白色名瑳。玉的价值和色泽有关,时代各有不同。到明代高濂著
     《遵生八笺》,以为:
     玉以甘黄为上,羊脂色次之。黄为中色,白为偏色。
     又说今人贱黄而贵白,以少见也。所说多本于《格古要
     论》。以黄玉为重,可能起于唐代,因唐、宋封建帝王多尚
     黄,牡丹也以黄为贵,是封建主色。白色则自古以来即重视,
     说美玉无瑕,多指羊脂玉或白玉而言。
     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则以为,白、绿两种玉是真
     玉,其余红、黄应归入奇石琅玕一类。
     明张应文《清秘藏》,又以为红色最贵。
     大体说来,玉的价值从四方面决定:
     一、纯洁光润,从品质定。
     二、色彩,因时代习惯而定。
     三、奇色,以稀少为贵。
     四、刻工,设计奇巧精美为贵。
     唯自明代开始,玩玉的风气一起,到清代直到民国,小件
     佩玉价值,忽然增高,每件到千百两银子。玉色的价值,又以
     殉葬玉受色沁出土经由人工盘摩现出的颜色决定。纯黑名水银
     浸,和玖玉的本色已大不相同。所谓五色玉,即一玉五色,价
     值特别高。接近是好古争奇结果。
     如从汉代本简记载看来,说琅玕,说玫瑰,似所送的大都已琢成器,不是玉璞。也可能指明色泽,也可能只是文雅一点
     称呼。
     又妇女用首饰,头上帽勒、耳环,手镯,戒指,翡翠绿玉
     的小小件头,动不动千百银子,而且直到现在,还是一种高价
     装饰品。市场大致以华南华侨及外国比较多。翡翠来源是缅甸
     腊戍边上,因此云南大理和昆明也保留治玉工艺,近几十年已
     大衰落,较重大器物多运香港、广州处理矣。
     翡翠有结晶如晶片闪光的。绿而透明的名玻璃翠,极贵。
     也有白色和浅红的。
     翡翠本鸟名,翡色即赤红色。但一般翡翠玉,多指绿色硬
     玉而言。绿玉也有极不值钱的,即菜绿玉。和所谓碧玉又有
     区别。
     明代以前,菜绿玉琢器似不多,重要器多碧玉、白玉二色。
     清代玉大多从新疆和阗来,器物用菜绿玉的较多。故宫所
     藏可见,似乎多从大片山材玉而来。这多指本色玉言。汉王逸
     称古玉,所说四种美玉,和《诗经》上常用到的对于美玉的形
     容,可知赵国的和氏璧、楚国的白珩等等不离乎四种色泽。战
     国时,和氏璧价值十五城,《战国策》上形容美玉且以为有一
     看也值十城的。说得虽嫌夸张,唯玉价之贵,也可想见。
     桓谭是西汉宋时人,《新论》即说,见一玉检,有人给价
     至三万,还不出售,应值十余万的。十余万钱在王莽时实不是
     一个小数目,比当时奴隶价就高多了的。古诗常说宝剑值千
     金,其所以值千金,一部分或在玉的装饰上,所谓玉具剑,即清代人袭明人旧习气,封建士大夫多玩玉。玉价因之特别
     提高,但爱重的已不在器物大件。供手中把玩的旧玉,似乎特
     别容易受重视。因此玉价在色泽上应分别为文字学上的和玩古
     董的两类。如称玉有九色,元如澄水曰瑿,蓝如靛淀曰碧,青
     如藓苔曰,绿如翠羽曰瓐,黄如蒸栗曰玵,赤如丹砂曰琼,
     紫如凝血曰,黑如墨光曰瑎,白如割肪曰瑳。白色又分九
     等,赤白斑花曰瑌。此新玉、古玉自然之本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