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师昌绪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字数: 3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深、郝红全 著
出版日期: 2018-11-01
商品条码: 978701019511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38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8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领导研制成功中国靠前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院长,2010年度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本选题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记述了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抗战初期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获美国圣母大学冶金博士学位,是新中国成立时美国明令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积极参与争取回国的斗争,1955年回国。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解决了中国很早试制开发的高温合金的质量问题。他作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靠前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了中国靠前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20世纪80年代后,他以更大的精力投入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录
第一章 生逢乱世 (003) 山西老根河北生 (004) 五世同堂、四世同居 (006) 殷实和睦的家族 (008) 背书受罚 (011) 第二章 风雨摇篮 (015) “功基养正” (016) 保定二师 (018) 校园练大刀 (020) 第三章 国难家仇 (023) 中日冤仇 (024) 生离死别 (027) 险些丧命 (029) 第四章 流亡学子 (033) 联合中学 (034) 国立一中师范班 (035) 改读高中 (037) 求学历险 (039) 第五章 秦岭巴山 (041) 国立西北工学院 (042) 古路坝寒窗 (044) 金风读书会 (046) 从军总动员 (048) “谢师宴”风波 (050) 第六章 动荡青春 (053) 全优成绩单 (054) 从实习员到工务员 (057) 考取自费留学生 (058) 转调鞍钢 (061) 第七章 辞国远游 (063) 被困的日子 (064) 暂栖北平 (066) 留学圆梦 (068) 第八章 从硕士到博士 (071) 从锌铅滓中真空提银 (072) 三个月零工 (076) 换了三个导师 (078) 第九章 MIT岁月 (081) 护照被没收 (082) 莫里斯?科恩教授 (083) 300M超高强度钢 (086) 恒温马氏体相变研究 (088) 第十章 地下抗争 (091) “非法居留” (092) 致信 (094) 秘密传递 (098) 登上美国报纸 (101) 第十一章 坎坷归途 (105) 散发公开信 (106) 美国教授的正义与友善 (109) 告别美国 (112) 第十二章 志在四方 (117) 海关重税 (118) 丧母之痛 (120) 选择沈阳 (123) 精英荟萃 (125) 第十三章 迟来的爱情 (127) 姻缘巧合 (128) 喜结连理 (132) 第十四章 工业梦想 (139) “东方鲁尔” (140) 夫妻团聚 (143) 重返鞍钢 (145) 第十五章 铁基高温合金 (149) “三严”作风 (150) 重心转移 (152) “205”小组 (155) 808合金 (157) 第十六章 真空铸造 (161) 铸造高温合金 (162) “916合金” (163) 包套工艺 (165) 功败垂成 (166) 节铬镍高合金钢 (168) 第十七章 寒冷的气流 (171) “反右”袭来 (172) 侥幸过关 (174) “大炼钢铁” (177) 第十八章 困苦年代 (181) 饥荒记忆 (182) 闷罐货车 (184) 喜得贵子 (186) 第十九章 矛盾与选择 (191) 乌云中的阳光 (192) 理论还是应用? (195) 第二十章 “材料医生” (199) 试车失败 (200) 失效分析 (202) 第二十一章 铸造空心 (205) 涡轮叶片 (205) 军令状 (206) 代号“AB-1” (208) 第二十二章 贵州投产 (213) M17合金 (214) 代号“201” (216) 第二十三章 “”悲风 (221) 在劫难逃 (222) “四家村反党黑干将” (223) 刺痛的心 (225) 关进“牛棚” (227) 惨遭毒打 (229) 身心摧残 (231) 轻生的念头 (233) 第二十四章 家庭磨难 (235) 死里逃生 (236) 刚强的妻子 (238) 师宁的回忆 (241) 耐热腐蚀合金 (245) 第二十五章 花甲出征 (251) 担当重任 (252) 定位学科方向 (254) 人才与设备 (257) 学术突破 (259) 第二十六章 低偏析技术 (263) 第二十七章 沈阳记忆 (273) 历史功勋 (274) “兔子理论” (277) 第二十八章 腐蚀防护 (281) “三斗坪数据” (282) 筹建腐蚀研究所 (284) 中标跨海大桥 (287) 鼎力后盾 (291) 第二十九章 赴任北京 (295) 主动咨询 (296) “一言九鼎” (298) 上任基金委 (301) 实干夯基础 (303) 国家重点实验室 (309) “高温超导热” (310) 破冰之旅 (311) 第三十章 在中国工程院(一) (313) 坎坷历程 (314) 十年一剑 (317) 好事多磨 (320) 院士标准 (322) 第三十一章 在中国工程院(二) (325) 学部建设 (326) 加入CAETS (327) 院士之争 (329) 遴选“内幕” (330) “两院”关系 (333) 第三十二章 国家科技使命 (337) “九五”期间重大科学工程 (338) 中国新材料发展规划 (341) 科学技术奖 (342) 学会与期刊 (345) 第三十三章 国家科技战略 (351) 纳米科学技术 (352) 材料领域计划单列 (354) 重视传统材料 (356) 人才与科普 (358) 第三十四章 材料兴国 (361) 镁产业战略 (362) 瞄准碳纤维 (364) 立足国产 (365) 新材料工程化 (368) 第三十五章 大推力飞机 (371) 干线飞机 (372) 大型锻压装置 (374) 大飞机之梦 (376) 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专项 (378) 制造强国之梦 (379) 第三十六章 材料立国 (383) “十二五”立项 (384) “材料基因组计划” (386) 美国式“野心” (390) 瞄准计算材料科学 (392) 创新!创新! (393) 第三十七章 坦荡人生 (397) 率真秉性 (398) 虚怀若谷 (404) 两个终生遗憾 (407) 与郭可信的误解 (407) 与石声泰失和 (413) 第三十八章 沧桑回首 (417) 老骥伏枥 (418) 战略科学家 (425) 学者星光 (429)
摘要
靠前章 生逢乱世
山西老根河北生
1918年12月17日,星期二,农历十一月十五,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城南面的大营村。
这个出生时间,与公开资料所显示的说法有出入。《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等相关记载中,师昌绪的出生时间都是1920年11月15日。
为此,师昌绪在2013年修改自传时用红笔批改道:“我10岁(虚岁――作者注)才开始上小学,初小4年,高小3年,毕业时已经17岁,而毕业证书上却误写为15岁,一直延至今,也没更正,所以,在我的各种证件上一直是1920年生。”
这个将错就错80多年的小小笔误,也许在师昌绪心中困扰多年。在晚年的病榻上,他终于决定修订这个小错误,并在自传开头写到他出生时间的地方,用红笔重新写明了正确的年、月、日,并标明“马年”。这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反映了他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1918年是农历戊午年(马年),也是民国七年。这一年的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什么?
很大的事件恐怕是靠前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中国靠前的南北战争依然硝烟弥漫;世界性的病毒性流感袭击了上海,优选数百万人丧生;北洋政府武装干涉苏俄并撤侨;《纽约时报》开始在全美发行;鲁迅发表了靠前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普朗克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师昌绪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
“顺天府(北京),保定府;府见府,三百五。”意思是说,北京距保定350华里。师昌绪的家乡大营村,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之间,在徐水南20华里、保定北30华里,距北京200多华里。
大营村毗邻如今的107国道,这条路自古就是九省通衢的进京朝贡大路。村的南边有一条漕河,这条河是海河的支流,自西向东流去,两岸的人过河只能靠船摆渡。如今,这条河已经干涸,没有了师昌绪童年时水草丰茂的样子。
大营村有二三百户人家,由于交通便捷,每三天就有一个集市,四邻乡亲都来这里赶集,热热闹闹的,很有商业气息。村西有一片芦苇丛生的池塘,芳草萋萋,典型的乡村田园景象,也是农家孩子们玩耍的天堂。再过去一公里多,是当时有名的交通大动脉――京汉铁路,也就是如今的京广线。所以,师昌绪的故乡在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有利有弊,交通自然便利,兵匪袭扰也是免不了的。
据师昌绪的弟弟师昌纶讲述,师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移民到徐水县大营村的。因为战乱,当时河北这一带,人少地空。师家的原籍是中原有名的移民归宗认祖符号――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那是很多中原移民的“老根”。
五世同堂,四世同居 到了师昌绪这一辈,师家在当地已经形成一个五世同堂、四世同居的大家庭,有40多口人,在当地远近闻名。师家的名气不是因为人口多和家境富裕,而是因为师昌绪的伯祖父师义方。
师必川,字义方,是前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的三甲进士,中榜之后,被朝廷任命到福建当县令。然而,这位新科进士无意远游做官,以赡养父母为由,向朝廷请辞,于是,留在乡里招生授徒。徒弟们名人辈出,师义方也因此闻名遐迩。
然而,隐居乡野、与世无争的进士师义方似乎有命中注定的劫难。
庚子年(1900年)闹义和团,发源地在山东与河北交界处,然后一路狼烟,北上京津。河北一带也到处设坛练拳,并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众所周知,义和团在刚刚起事的时候,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慈禧太后企图借此赶走洋人,并向洋人宣战。这也许是中国摇摇欲坠的封建江山很后一次自以为是的错觉。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京城守军不堪一击,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望风而逃。西逃的这个流亡政权对义和团马上翻脸,义和团由此被朝廷抛弃,成为被剿杀的“叛匪”。
这时,一支德军南下保定追剿“拳匪”,路过大营村。如人无人之境的侵略军认为,义和团的首领必定是当地名人,而师义方又是当地身份优选的知识分子――专享的一个进士,就认定他是义和团的头领,要求村里将此人交出,否则就血洗全村。
为了救全村乡亲,师义方挺身而出。他与德军据理力争,称自己根本不是义和团首领,并斥责德军是不义之师,违反靠前公法。德军恼羞成怒,当场枪杀了师义方,还放火烧了师家的房子。所幸的是,师家人被邻里从大火中救出,但从此家道中落,靠着向亲友借贷,重新盖起房子,因而负债累累。师家有所失亦有所得,由于师义方保住了整个村子,因而得到大营村乡亲们的感恩。
进士师义方死后,这个大家族并没有散伙。他的妻子师张氏成为家族中的优选长辈,备受族人尊敬,师昌绪这辈人称她为“大奶奶”。据家族长辈回忆,师家祖上就是读书人,所以,一直秉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风,崇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族人之间谦和礼让、相互包容,从来听不到大声争吵。这个大家庭和睦礼让的家风,小农经济年代难能可贵的大胸怀、大格局、大气魄,对师昌绪产生了终身的影响。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