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大经济课(新版)

北大经济课(新版)

  • 字数: 75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 作者: 郭海峰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52103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正是一部全方位披露北大经济学者们的思想、观点、政策倾向的经济书。书中以专题为纲,依次向读者展示了市场、价格、垄断、技术、制度这些最基本的北大经济课内容,还添加近期新、最时髦的魔鬼经济学课程。读完本书,你将获取关于中国经济的过去的种种成功经验,也能够从大师们的有趣故事中,感知其人文风貌,锤炼个人心性,还能从本书中获取大量关于未来中国机会的第一手指南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也充满了人情味。
目录
摘要
    但真正让严复不得不如此的,从根子上说,是因为严复有财政问题。这个问题,注定了严复的悲剧性命运,也成就了严复的北大经济学。
     严复的父辈本来都是医生,在100多年前的大清朝,这是个卑微的职业。靠论资排辈,以科举论身份的清朝官场,严复这样的“海龟”可不像今天,想要合法晋升,甚至谋取安身的薪水都不可得。
     1876年,严复听说日本人正在购进新式铁甲舰,本以为可以凭借自身的才干弄个管带当当。等到严复回国,别说铁甲舰了,连北洋海军的本国军舰也没有。对于严复来说,要么去参加科举,要么必须听凭李鸿章任用,前一条路不可行,因为科举考试得一步步来,后一条路至少还有薪水。李鸿章大人碍于沈葆桢的情面,以副四品教习的职位安置严复。1879年冬天,严复给自己的弟弟寄信说,除去租房子尽可能少的日常开销外,他连回家的费用都没有。好在李大人开恩,马尾海战前,严复因在水师学堂表现出众,终于升职。李鸿章为了表示对这个人才的重视,给了他50两银子的回乡费。
     35年后,京师大学堂最后一任总监督劳乃宣发誓不做民国官员。北大校长出缺,袁世凯任命严复做北大的校长。老问题再次找上门来。严复刚来北大的时候,北大可谓是山穷水尽,生少师多,门可罗雀。1912年的北大开学后仅百余人返校,其中理科4人,工科14人,政法科不到10人。更要命的是,民国政府国库一贫如洗,教育经费被袁世凯挪作他用。严复不得不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接着,素来和严复不和的唐绍仪又下令减少教员薪水至60元以下――连教员们的薪水也发不出来了。严复甚至上任前,就给自己的北大任期算命,因为缺钱,这校长当不长。
     到1912年7月7日,说来让人称奇,后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组织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全国临时教育会,第一条建议就是停办北京大学,称开办十余年毫无成绩可言,国体变更后社会各界对该校愈加不满,并决定让学生提前毕业,不授予学位,一律不招新生。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3个月后,严复在声言“中国不可一日无北京大学”,写出《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指出大学文科应该怎样办好,法科、商科应该怎样办好,理、工、农诸科又该怎样缩小与西方的差距,如何在实现世界一流的同时保存本国特色后,不得不辞职。因为,这一次,北京大学连贷款也贷不到了。在当时的北京报纸上,严复已经变成各方抨击的小丑。
     严复的后任马相伯,无路可走,最后只好抵押北大的土地作为校产换取外国银行贷款,被时人讥讽是卖国校长。马相伯的这笔账到最后也算到严复的头上。从1912年5月16日上任北大到1912年10月被迫离任,其实严复只做了5个月的北大校长。身为北大的第一任校长严复,也是北大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长。
     严复黯然离开北大,和北大校长的瓜葛至此了断,可是北大和严复的关系才刚刚开花结果。严复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他教育救国的观点和漫不经心的一篇翻译著作,却成就了日后北大经济学的辉煌。
     1905年年初,孙中山拜访严复。严复认为:“当今之计,唯急从教育着手,庶几逐渐更新。”孙中山则认为:“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最后不欢而散。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严复和孙中山、蔡元培政见不和。等到严复离任,两位政敌却开始承认严复的价值。后来的蔡元培主持北大,几乎原封不动地采纳了严复当初的做法和观点:“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由于严复的学问和声望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英国教育会议宣布承认北京大学及其附设的译学馆均为大学;伦敦大学也宣布承认北京大学的学历。北大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由此奠定。严复上任后,将原来的商科改为经济课系,这就是现在的北大经济学院的前身。该系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经济学家,1918年后,马寅初、、赵乃抟来到北大经济系,从此北大经济学成为中国的显学之一。从1912年严复建立北大经济系算起,北大的经济学已经有101年的历史。
     对于今天北大的学者们来说,严复在中国经济学的贡献还不仅如此。1900年,因为八国联军入侵,严复到了天津。此时他抱怨外敌入侵之乱,影响了他翻译一本书的进度,1901年,这本名为《原富》的书籍出版。这本书就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中文译作。200年后,西方经济学第一次被较为完整地介绍到中国来,近代中国的经济学由此发端。翻译家严复,也因此被称作是中国经济学传播的第一人。
     严复时代的英国,海军指挥技术并没有出现什么革命性的变化,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突破却正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议员们和报纸讨论最多的,不是战争,而是英国的财富和工厂。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上进的社会风潮,和腐朽的封建社会是两个接近不同的世界。
     严复敏锐地观察到“西方物竞之水深火烈,时平则隐于通商庀工之中,世变则发于战伐纵横之际”。简言之,严复看到的西方社会是平时商战,变时热战的一种状态。严复已经认识到,欧洲坚船利炮背后是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制度,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契约保护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以及社会其他各项事业,并有利于促进社会改革。
     严复的《原富》一书在学界受到广泛欢迎,还未出版就已经脱销。其中读懂他的书的人,后来不少都成为北大的知名经济学者,或者从此走上了经济学之路。
     1921年严复因鸦片成瘾患病去世。他大概也是世界上专享一个因为成为瘾君子去世的校长。2001年,为纪念严复的《原富》出版100周年,北大特设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此后还落成一座严复铜像,永远纪念这个始终怀着“经世济民”理想的伟大人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