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纸与笔的温情(彩插版)/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

纸与笔的温情(彩插版)/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炜著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52276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文阅读书系”立足中国文学的高度,以名家名作为重要牵引,挑选出作家的经典篇章(包括散文和小说)单独成册,引导大众从经典中品读、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
《纸与笔的温情(彩插版)》精选作家张炜《槐花饼》《烧花生》等6篇小说,以及《失去的朋友》《穿行于夜色的松林》等多篇经典散文,为青少年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芬芳心灵的文学世界。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有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等。其中《古船》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百年百种很好中国文学图书”。《你在高原》荣获茅盾文学奖等十余种奖项。
专为少年朋友们创作的《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寻找鱼王》获全国“五个一”奖、中国好书奖、畅销书奖等各种奖项。
目录
小说
槐花饼
烧花生
造琴学琴
老斑鸠
声音
黑鲨洋
散文
秋夜四章
失去的朋友
携一本书游走
纸与笔的温情――在法国里昂第三大学的演讲
人的用具
它们――万松浦的动物们
穿行于夜色的松林
摘要
    槐花饼
     一片片的林子绿起来,一簇簇的槐花开起来,远看似大海中绽开了一堆堆雪浪。
     我们学校的农场就在海滩上,在百花丛中。早晨,我们去农场劳动,要穿过一丛丛槐棵,让露水沾湿衣襟。槐花真香,蜜蜂嗡嗡叫,大海滩上到了一年里很热闹的时候。放蜂的人都是从天南海北赶来的,说着古怪的异地口音。我们围看他们工作,觉得有趣得很。
     养蜂人可以在蜂群中钻来钻去,蜂子不蜇他们。不过割蜜的时候,他们要戴上面罩,像救火队员的样子。我们跟他们要蜜吃,他们就用一柄小小的勺子舀了一点,让我们一个一个舔一舔。他们不舍得。
     还是看林子的严爷爷好!他自己掏钱,买了蜜让我们掺了水喝。那多么棒!就为了喝到甘美的蜜水,我们也乐于到农场去劳动。
     想一想整天坐在教室里的滋味,真是难受极了!大家谁不渴望早些到大海滩上去。我们要耐心等待――农场里种花生时,需要更多的人手,这时我们高兴得就像过节一样。
     农场上有一个小草屋,那是严爷爷搭成的。他在草屋里住了很多年,看护林子,如今也看护我们的农场。草屋被烟熏黑了,有一股烟火味儿。里面挂着草药、火绳、干鱼。可我们从来未见他打下了什么野物,虽然他有一杆又黑又大的土枪。他说:“不能打它们,它们不易。”我说:“打一只老鹰不好吗?”他还是摇头,说:
     “伤天害理。”
     老人的心真好。
     他的鱼都是在海边上捡的、用鱼钩钓的,这些鱼很大的有三尺多长,满是鱼油,肥透了。干活累了,正好老爷爷的鱼也焖好了,他招呼我们吃几口,我一辈子也不忘那股鲜美味儿。
     有一次我吃了两种鱼,觉得味道太不一样了。严爷爷笑笑说:“这是海鱼,那是河鱼――芦青河里的鱼。它们可不是一个味儿!”接着老人家告诉我们进河逮鱼的故事:冬天,河上结了冰,他踏着坚冰走上河中央,然后在冰上凿洞。河里的鱼喜欢呼吸新鲜空气,都聚到冰洞这儿了,那时他就设法逮到它们。
     老人家还饲养了两只刺猬、一只鳖。这些小东西都是自己送上门来的:晚上老人觉得有什么在门外咳嗽,开门一看,见两只刺猬伏在那儿;早上他沿着海边往芦青河入海口走,走了没有多远,就发现一只鳖昂着小头颅向他爬来……他将它们饲养起来,给它们东西吃。
     严爷爷会吸烟,不过点烟斗时不用火柴,而是故意用一块铁板敲打白色的小石头――火花儿刺啦一下溅出来,燃着了盖在烟末上的一层灰面,接着烟斗冒烟了。多么神奇的点烟法,我那会儿相信这世界上也许只有皇帝才会这么点烟。我不明白,不明白这种古怪的器具奥妙在哪里。我试着敲了几下,火星儿虽然也飞出来,但又弱又少……他告诉我那块铁片叫“火镰”,是纯钢做的;白石头叫“火石”。从此我留意给他捡拾沙滩上的火石了,很容易就捡了一堆。严爷爷瞅瞅石头说:“这够我两三辈子用。”
     他吸的烟是自己在海滩上种的,据他说这种烟是世上很香很醇的。我们试着吸了一口,都辣出了眼泪。严爷爷大笑。他还当着我们的面搓碎了干榆叶、槐叶儿塞进烟斗,有滋有味地吸起来。“大海滩上的烟又多又好,住这儿有吸不完的烟。”他这么说。
     养蜂人跟严爷爷好,常常白送他一些蜜。老人为他们义务守着蜂箱,用土枪驱赶那些祸害蜂子的野物。蜜掺在水里、饭里,吃起来多么棒!我们没有多少更高的革命理想,心想长大了能像严爷爷一样来海滩上看林子也就幸福了。
     老师让我们多跟老爷爷学习革命本领。来海滩上开门办学,目的就是接老人的班。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老爷爷只有一个班,谁接了好呢?再说他身体好得很,打算一辈子住在小草屋里!不过我们一想到来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又觉得太有意义了。老师说:“要学老人家那样……”于是我就吸烟,不过不让烟呛着。老师发火,我就说:“我学严爷爷!”我和同学们烧东西吃,烧小野萝卜、野蒜,什么都烧了吃,吃得嘴上黑乎乎的。老师发火,我们就说:“俺学严爷爷!”
     有个刚来学校的女教师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她很漂亮。她被同学们气哭了。严爷爷慈祥地用手拍拍她的头,说一些鼓励她的话,她立刻就不哭了。严爷爷骂我们,怪好听的。他伸长巴掌打我们,谁都用不着躲闪,因为巴掌打在身上怪好。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