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自信与网络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自信与网络文化惠民工程

  • 字数: 24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宋协娜,刘煜昊,董云峰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5769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战略新要求。在互联网影响日趋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惠民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动实施网络文化惠民工程,走出了一条“网络文化惠民”的新路子。本书对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文化自信定位、现实支撑、文化自信对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出新要求、建设的路径等,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简介
宋协娜,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入选国家社科很好成果文库l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重大成果奖1项。主要研究社会矛盾化解、政党建设规律、主体互动关系。
目录
第一章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问题
一、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
二、网络文化惠民工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网络文化惠民工程艰难前行的原因
第二章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文化支持
一、文化自信的价值支持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支持
三、文化自信的动力支持
第三章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现实基础
一、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理性基础
二、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文化场景”
三、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人文基础
第四章文化自信对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出新要求
一、惠民工程的立足点在于文化认同
二、惠民工程的关键点在于文化自觉
三、惠民工程的着力点在于文化担当
第五章推进惠民工程建设的路径
一、文化惠民的实质是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网络文化惠民工程是文化自信的系统工程
三、推进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