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 以苏豫两省为例

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 以苏豫两省为例

  • 字数: 26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冯霞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6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自18世纪中期开始,世界各国都经历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城镇化建设,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了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的成熟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力度加大,我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加速阶段,城镇化率自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5年的561%,确实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突出的矛盾,阻碍着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最主要表现在城镇化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诸多“城市病”。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研究我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问题,成为了国内学者当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简介
冯霞,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主持和参与重量、省部级课题10项,地厅级课题20多项,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12项,在《经济问题探索》《东南亚纵横》、《统计与决策》等CSSCI、中文核心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生态城镇的系统结构
第一节 内涵辨析
第二节 系统构造
第四章 生态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生态城镇化的经济原理
第二节 生态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生态城镇化的演化动态分析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演变过程及空间格局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演化过程
第三节 各省区市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六章 苏豫两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共性问题
第一节 地区概况
第二节 苏豫两省城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第七章 江苏省城镇化演化过程及空间格局
第一节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八章 河南省城镇化演化过程及空间格局
第一节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九章 江苏省生态城镇化演化趋势及市际格局
第一节 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第二节 江苏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演化趋势
第三节 江苏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市际格局
第十章 河南省生态城镇化演化趋势及市际格局
第一节 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第二节 河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演化趋势
第三节 河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市际格局
第十一章 苏豫两省城镇化和环境压力作用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城镇化和环境压力相互作用的演变趋势
第二节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系统耦合的演变过程
第十二章 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有序度分析
第一节 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第二节 生态城镇化演变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生态城镇化演变的序参量分析
第四节 生态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影响生态城镇化的六大效果力
第十三章 生态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创新制度安排
第二节 生态发展产业
第三节 创造绿色技术
第四节 优化空间格局
第五节 高效利用资源
第六节 “预防性”环境治理
第十四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