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冷战初期台湾与香港诗坛的交流与互动

冷战初期台湾与香港诗坛的交流与互动

  • 字数: 2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刘奎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08609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20世纪50年代港台两地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深入研究了两地之间的诗人交往的方式和经过,及其交往的时代性,所谓的时代性即当时的冷战语境等问题。本书从钩稽、整理相关史料出发,对两地诗人交往的过程及时代特殊性作相应研究。同时,学界对该论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现代诗坛,而忽略了传统诗人,本书则将对两地传统文人的往来也略作探究。
作者简介
刘奎,男,2009年、2011年先后获武汉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15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1月至6月赴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系访问学习,2016年、2017年赴台湾地区大学驻点研究;现为厦门大学台湾地区研究院文学所助理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抗战文学、两岸诗歌、冷战时期台港文学关系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诗评论》《台湾地区研究集刊》、《二十一世纪》(香港)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专著《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目录
朱双一序:瞩目于台湾与香港文学的链接处
绪论
一、研究缘起1
二、视野与观点10
三、问题与脉络17
第一章文人交游与现代思潮
第一节诗人交谊与文坛互动:纪弦(路易士)与香港关系考论21
第二节吴兴华与20世纪50年代台港的现代诗34
第三节交汇与重叠:《中国学生周报》上的“台湾文坛”46
附:《中国学生周报》台湾作家作品目录63
第二章台湾与香港现代主义诗歌比较
第一节翻译的政治:台港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译介及其差异93
附:现代诗刊译介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统计111
第二节都会风景与殖民经验:冷战初期香港现代诗的几个母题122
第三节冷战中的热战: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战争诗142
第三章编辑、刊物与文化场域的互涉
第一节作为编辑的纪弦(路易士)182
第二节《中国学生周报》与冷战时期港台的学生文学与教育194
第三节上海、台北与香港:《新希望周刊》的三个阶段207
第四章港台传统文人圈的聚散:以易君左为中心
第一节兼容新旧:易君左的文人圈220
第二节想象河山:易君左与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纪游写作228
第三节移/遗民:易君左与港台诗人的唱和交游243
第五章走向文化共同体:交往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遗民”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以梁启超与台湾士大夫的诗词唱和为中心260
第二节幻象中的探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港现代派诗人共同体274
第三节缝合断裂:20世纪80年代台湾《联合文学》所揭载的“现代文学”290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