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摄影之道:摄影入门实用教程(2册)

摄影之道:摄影入门实用教程(2册)

  • 字数: 92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济山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71221701034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摄影之道》分上下两册,共14章,上册内容涵盖了数码相机和常用附件的使用技巧,摄影的基础理论,包含取景、构图、测光、曝光控制、对焦,光影、色彩的运用,是一本完整的摄影入门实用教程;下册以实拍为主,与上册的摄影基础理论相结合,详细讲解了风光、人像、动物、微距、建筑、人文、黑白、夜景九大类常见拍摄题材的实战技巧,全书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在每一章的结尾处都有相应的很好摄影作品解读,包含了拍摄思路、画面构成以及拍摄技巧等内容,可让读者深刻理解很好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
作者简介
   李济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实力派摄影家,近十年带领并亲自指导数万名靠前外摄影爱好者在世界各地采风创作,创作了大量各种题材的摄影佳作,多次在靠前外摄影大赛中获奖,致力于用摄影艺术传播中国之美、世界之美。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摄影之魂:破解光影密码》(荣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圣地光影:西藏摄影旅游指南》《肯尼亚摄影旅游指南》等。
目录
   《摄影之道:摄影入门基础教程》

第1章习惯与眼光培养之道001

1.1热爱生活,热爱摄影002

全民摄影热潮来袭002

保持对摄影的热情003

1.2摄影人眼中的好照片003

技术类好照片004

意识类好照片004

切勿追求特别005

技术与意识兼备006

1.3摄影的写实与写意007

何谓写实摄影007

绝对的写实是不存在的008

何谓写意摄影008

写意不是随意010

1.4照片一定要有主题012

采用恰当的构图形式012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013

加强画面元素的呼应013

巧带环境014

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014

1.5找到自己的风格016

组成照片的基本要素016

不同器材拍出照片的差异016

照片都留有个人印迹017

适度模仿但不要沉迷017

1.6不要随波逐流而要与众不同019

拍不出好作品并不是你的设备不够好019

1.7不妨试试胶片相机020

选个胶片相机玩玩020

胶片相机的镜头选择020

试着使用胶卷020

熟悉具体操作021

冲洗照片的乐趣022

1.8你可以没有眼光,但是不能没有想法022

1.9随时做好拍摄准备024

养成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024

经常检查相机的参数设置025

让操作成为身体的自然反应025

养成定期维护设备的习惯026

1.10出游装备合理化026

尽可能轻装上阵026

选择合适的镜头027

有条件用双机027

1.11学会制定拍摄计划027

单次拍摄计划制定027

长期拍摄计划制定027

复杂拍摄任务一定要有提纲028

1.12拿起相机之前要做的事情028

检查相机状态028

格式化存储卡028

检查出行装备028

1.13拍摄结束之后要做的事情029

清点设备029

备份数据029

维护设备029

整理照片029

1.14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摄影师029

1.15迅速提高摄影作品质量的秘诀030

最“土豪”的办法030

最省钱的办法030

最科学的办法032

1.16优秀作品解读033

拥抱033

大地画报034

幸福晚年035

第2章相机与附件使用之道037

2.1数码相机核心——感光元件038

数码单反相机都使用哪种感光元件038

没有必要把像素看得那么重要038

感光元件的面积影响成像效果040

焦距转换系数决定成像大小040

2.2光学取景与电子取景各有优势041

光学取景的优点041

电子取景的优点042

2.3如何划分单反相机的等级042

入门级042

中端042

准专业级042

专业级042

入门级机型与中端机型区别在哪儿043

中端机型与准专业机型区别在哪儿044

专业机型的优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045

2.4选择数码相机要考虑哪些事046

考虑技术指标,也要考虑用途046

身边的人都在用什么046

买新的还是买旧的047

买贵的还是买便宜的047

2.5主流单反之外的选择048

单电相机048

旁轴相机048

中画幅相机049

2.6镜头的两大基本要素:焦距和优选光圈049

焦距049

优选光圈052

2.7镜头的基本种类052

广角镜头052

标准镜头053

中焦镜头053

微距镜头054

长焦镜头055

鱼眼镜头056

2.8如何选择挂机头057

根据拍摄题材选择挂机头057

可以考虑选择定焦镜头057

2.9镜头选择“大三元”还是“小三元”057

2.10为什么说镜头比机身重要059

更新换代的速度059

对成像素质的影响060

2.11为什么镜头差价这么大061

佳能EF镜头名称解读061

尼康AF-S镜头名称解读061

光圈大小062

镜片好坏062

防抖技术062

对焦马达063

镜身材质063

2.12不用太迷信相机的技术指标064

优选快门速度064

机身材质064

高感光度065

2.13强光直射下在液晶屏上无法看清照片效果怎么办065

调高液晶屏亮度065

遮挡射向液晶屏的光线065

看直方图066

2.14获得清晰画面必不可少的工具——脚架066

独脚架066

三脚架067

云台067

豆袋068

2.15没有脚架的时候如何稳定相机068

找个稳定的物体068

找个人同行068

借助自己的肩膀069

2.16小滤镜让画面大不同069

UV镜069

保护镜069

偏振镜069

中灰镜071

渐变镜071

星光镜072

柔光镜073

近摄镜073

2.17其他我们常会用到的附件075

快门线075

手柄076

防水套076

相机包076

内存卡077

2.18正确地保护你的相机077

如何正确地放置相机078

在雨天拍摄如何保护相机078

在沙漠拍摄如何保护相机078

在严寒天气拍摄如何保护相机078

在炎热天气拍摄如何保护相机078

第3章构图与取景选择之道079

3.1画面构图元素080

点080

线080

面082

3.2寻找兴趣点084

什么是兴趣点084

通过多种方式来突出兴趣点084

善于发现兴趣点086

3.3身边的线条086

直线086

曲线088

3.4主体与陪体的不同作用088

3.5前景与背景的巧妙运用091

3.6不同景别的画面效果094

远景094

中景094

近景095

特写096

3.7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097

平拍097

俯拍098

仰拍099

3.8从黄金分割中来,到黄金分割中去100

3.9灵活应用经典构图法则102

对称式构图102

三角形构图104

水平线构图105

垂直线构图106

斜线和对角线构图107

散点构图108

曲线构图110

框式构图111

辐射线构图112

开放式构图113

3.10利用对比强化主题114

大小对比114

冷暖对比114

明暗对比115

动静对比115

疏密对比115

虚实对比117

要素对比117

色彩对比117

3.11摄影是减法艺术119

3.12精简到很好就是空白120

留白可以突出主体121

留白可以增强画面空间感121

留白可以营造意境121

留白需要注意位置122

留白要合理安排面积123

3.13如何让画面抓人眼球123

增加前景和背景123

尝试特别角度125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125

勇敢尝试和突破126

3.14不错失精彩瞬间127

成像总是慢一拍127

学会预判128

提前计划129

3.15不能忽视的二次构图129

3.16优秀作品解读131

雪地驼影131

古镇童趣132

佛像133

收获134

第4章测光与曝光控制之道135

4.1数码相机的测光原理136

正确理解曝光值136

测光表136

18%中性灰136

4.2正确选择测光模式137

评价测光137

局部测光137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138

点测光139

4.3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140

F(/f)值与镜头孔径140

大光圈镜头的好处140

4.4尽量使用很好光圈141

4.5极限光圈的挑战142

4.6景深是清晰成像的范围143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144

焦距对景深的影响144

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146

4.7快门控制曝光时间146

快门速度146

高速快门146

低速快门146

安全快门146

4.8感光度影响曝光和画质149

感光度是什么149

感光度越高噪点越多149

低感光度也会产生噪点150

画幅越大的相机高感性能越好151

4.9如何拍出细腻的画质151

调低感光度151

打开相机降噪功能151

使用专业级的相机152

4.10JPG与RAW格式的优劣152

JPG格式图像有哪些好处152

RAW格式图像有哪些好处153

4.11曝光三要素的互易率154

4.12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155

4.13白加黑减——曝光补偿的诀窍157

4.14曝光锁定拍摄多张照片159

4.15科技带来的便利——自动拍摄模式160

场景拍摄模式160

程序自动模式161

光圈优先模式161

快门优先模式162

4.16一切都由自己掌控——手动拍摄模式162

4.17学会使用连拍功能163

高速连拍模式164

低速连拍模式166

4.18养成看直方图的好习惯166

读懂直方图166

努力获得正确的曝光167

4.19什么是宽容度168

4.20包围曝光170

4.21拍摄HDR照片172

HDR照片的具体拍摄方法172

HDR照片的后期制作173

4.22最容易被忽视的向右曝光174

4.23多重曝光175

变焦法175

叠加法175

遮挡法177

数码法177

4.24优秀作品解读178

神池倒影178

秋色179

九寨仙境180

恒山雪淞181

第5章对焦与清晰拍摄之道183

5.1为什么拍摄的照片会模糊184

快门速度不够184

对焦位置不对184

景深太浅185

5.2手持拍摄如何避免画面模糊186

提高快门速度186

准确对焦186

正确持机187

5.3自动对焦点的选择188

什么是对焦点188

自动对焦点188

中心对焦点188

5.4对焦锁定188

5.5对焦点的运用190

单点自动对焦191

多点自动对焦191

5.6正确选择自动对焦模式192

单次自动对焦适合拍摄静态主体192

人工智能伺服(连续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运动对象193

人工智能(自动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动静不确定的对象194

常见拍摄题材对焦模式的选择技巧194

5.7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各有优势195

对焦马达195

自动对焦镜头196

手动对焦镜头196

5.8自动对焦的原理196

主动式自动对焦196

被动式自动对焦197

全息自动对焦197

对比检测对焦197

5.9最近对焦距离与放大倍率197

最近对焦距离197

放大倍率198

5.10如何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198

使用高速快门198

使用大光圈镜头200

使用自动伺服对焦200

5.11如何追随拍摄200

镜头随着主体移动200

调慢快门速度200

开启连拍功能200

保证焦点在主体上200

学会预判201

5.12手动对焦——使对焦更准确202

哪些情况可以使用手动对焦202

手动对焦的要领及注意事项202

手动对焦时使用电子取景器202

5.13拍摄更优质的图像204

选用更好的器材204

使用很好光圈和合适的快门速度204

选择合适的光线环境205

5.14影响对焦速度的因素206

镜头206

对焦系统206

对焦距离207

主体的对比207

5.15盲拍时如何对焦207

手动对焦盲拍207

自动对焦盲拍208

缩小光圈并提高快门速度208

训练对光线的判断力208

5.16不妨一用的陷阱对焦208

5.17并不难掌握的超焦距技术211

5.18有意漂移焦点212

5.19优秀作品解读213

领路213

奔马214

花季少年215

第6章光线与影子妙用之道217

6.1有了光,才有了万物218

6.2光的反射219

漫反射219

直接反射219

眩光反射219

6.3光质221

硬光和软光221

光线的照射方向对光质的影响221

光源的强度对光质的影响222

漫透射对光质的影响223

6.4自然环境中的软光223

清晨和傍晚的光线223

阴天时的光线224

晴天时树荫下的光线226

6.5光源的种类226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26

瞬间光源和持续光源227

6.6光位228

顺光228

侧光228

逆光230

顶光231

底光232

6.7光比232

什么是光比232

影响光比的因素234

6.8影子的重要作用235

突出主体235

塑造空间235

强调个性236

营造氛围236

6.9如何表现物体的质感236

沙子237

玻璃237

树叶240

湖水和海水240

金属240

雪241

服装241

6.10如何防止镜头眩光242

使用遮光罩242

使用滤镜242

改变拍摄角度242

擦干净镜头242

6.11改变那道光线242

反光242

柔光242

遮光243

吸光243

6.12闪光灯的种类244

内置闪光灯244

热靴闪光灯244

大型闪光灯245

6.13几个比较实用的用光建议245

先安排辅光,再安排主光245

尽量避免正面补光245

灵活运用柔光配件245

6.14优秀作品解读248

牧归248

金秋落叶249

牧场250




第7章色彩与影调应用之道251

7.1色彩三要素252

色相252

饱和度253

明度253

7.2什么是RGB254

7.3冷色和暖色255

冷色255

暖色256

中间色258

7.4色彩的特性259

色彩的空间感259

色彩的面积259

色彩的轻重261

色彩的动感261

7.5色彩与构图262

利用色彩搭建兴趣点262

利用色彩营造空间感262

利用色彩渲染情绪263

7.6色彩的对比263

7.7色温与白平衡266

什么是色温266

什么是白平衡267

7.8什么是影调270

中间调270

高调270

低调271

7.9单色照片274

7.10适合黑白拍摄的主题275

人文类和纪实类摄影275

需要记录大量细节的照片275

着重表现光影的照片276

7.11色彩空间276

7.12不能忽视的色彩管理279

7.13优秀作品解读283

风骨283

金色新疆284

大雁塔285

窑洞人家286

《摄影之道:摄影高手进阶进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