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研究 第33辑(2018年·夏)

文化研究 第33辑(2018年·夏)

  • 字数: 35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周宪(执行)陶东风主编周计武胡疆锋副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357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偏重艺术领域的文化研究,如重点关注中外文艺作品、美术、电影与社会学领域,关注这些领域中文化研究的很新进展,既特邀这些领域的文化研究非常不错专家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关注这些领域的新锐研究者的成果,从他们各自关注的领域,如音乐文化、阅读文化、重现文化等进行专题呈现,发掘该领域的文化问题,为进一步探讨研究提供导向与参考。
作者简介
周宪,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目录
专题一 空间生产的社会逻辑
主持人语
驱赶与迁移
空间生产与全球化的资本逻辑
城市马克思主义批判与中国实践
被逐者史略:一种基于文学史的解读
《我们家在康乐里》的影像行动
——空间抗争实践与都市更新的批判
专题二 视觉影像与城市空间
主持人语
全球化语境下的香港“异托邦”空间再现
全球化语境下新都市电影的“城市想象
电视剧《琅琊榜》的叙事空间与道家隐喻
专题三 视觉凝视与主体性
主持人语
凝视的逆袭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视觉机制与
叙事策略
目光与主体:朗·弗里克纪录片中的凝视
守护人类中心主义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想象
专题四 数字人文研究
主持人语
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突围
数字人文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兴起
——以北美文学研究学科史为中心的文献学考察
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
专题五 后艺术时代的艺术问题
主持人语
艺术与共同体
范式之间:康拉德·费德勒对现代艺术研究的奠基
从乐音序列到音乐事件
——以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为例
学者访谈
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其他来稿
论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近代画报中野蛮人图像文明主体与图像
功能的演变
身体交往观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新探
瓦蒂莫的“虚弱的思想”:辩证法和差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