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说服式设计七原则 用设计影响用户的选择
字数: 213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美)维克托·约科(Victor Yocco)
出版日期: 2018-11-01
商品条码: 978711549682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关键的心理学原则应用于设计”的入门书,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与详细指导,读者无须拥有心理学背景就能理解本书涉及的诸多概念。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行为特点,动机、能力和触发原则,如何对别人施加影响,如何同用户构建对话框架,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将心理学引入设计
第1章满足用户的需求:将心理学融入设计2
1.1本书包含的原则3
1.1.1为创造和改变行为而设计3
1.1.2为影响和说服而设计4
1.2本书内容的选取标准4
1.2.1研究生院教授的内容4
1.2.2引用:一场关于知名度的竞赛4
1.2.3简单5
1.2.4与设计相关5
1.3为什么阅读本书5
1.3.1获得知识5
1.3.2学会像用户一样思考5
1.3.3学习传递用户的需求6
1.4本书不包含的内容6
1.5心理学有助于增强可用性6
1.5.1脱离心理学的设计是什么样的7
1.5.2结合心理学的设计是什么样的8
1.6现在,为说服一词正名9
1.7侃侃而谈:关于心理学的对话11
1.8小结11
1.9速查表12
第二部分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行为原则
第2章针对规律性使用的设计:应对计划行为16
2.1介绍17
2.2计划行为的重点概念20
2.2.1人们想要积极的结果20
2.2.2人们想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21
2.2.3人们想掌握控制权22
2.2.4人们经常打算做出某个行为24
2.3如何为用户的计划而设计24
2.3.1为用户获取积极结果而设计25
2.3.2让大众接受你的设计28
2.3.3让用户掌握控制权30
2.3.4明确谁在控制行为32
2.3.5为了迎合意图而设计34
2.4侃侃而谈:关于计划行为的对话35
2.5案例分析:Hotels.com36
2.5.1Hotels.com:行为信念36
2.5.2Hotels.com:标准信念37
2.5.3Hotels.com:控制信念38
2.6章末练习:将计划行为调查应用到设计中39
2.6.1情境39
2.6.2参与者40
2.6.3数据40
2.6.4问题42
2.7附加资源43
2.8小结44
第3章风险决策和心理捷径45
3.1介绍47
3.2风险决策的重点概念50
3.2.1首先采编50
3.2.2然后评估51
3.2.3影响不确定决策的因素51
3.3如何为风险决策而设计54
3.3.1明确用户的参照点54
3.3.2定义用户的决策点并为之设计56
3.3.3针对损失规避的设计58
3.3.4针对确定性效应的设计59
3.3.5针对处置效应的设计60
3.3.6如何为启发法而设计62
3.4侃侃而谈:关于风险决策和用户心理捷径的对话69
3.5案例分析:eBay70
3.5.1参照点70
3.5.2确定性效应和稀缺性启发法71
3.5.3可得性启发法72
3.5.4熟悉性启发法72
3.5.5承诺升级启发法72
3.5.6稀缺性启发法73
3.6章末练习:正确指出启发法,以及你的产品有什么粘性行为73
3.6.1正确指出启发法73
3.6.2粘性行为74
3.7附加资源75
3.8小结75
第4章动机、能力和触发——砰!77
4.1介绍79
4.2动机、能力和触发的重点概念81
4.2.1人们完成任务需要动机82
4.2.2人们完成任务需要能力83
4.2.3人们参与任务需要触发84
4.3如何为动机、能力和触发而设计85
4.3.1提升动机86
4.3.2增强能力87
4.3.3呈现有效的触发89
4.3.4移动设计增强能力92
4.4侃侃而谈:关于动机、能力和触发的对话93
4.5案例分析:Fitbit93
4.6章末练习:动机、能力和触发95
4.6.1动机、能力和触发95
4.6.2设计挑战:改善健康的可穿戴技术96
4.7附加资源97
4.8小结98
第三部分影响和说服原则:并非想象般邪恶
第5章影响:吸引人们爱上并使用你的产品101
5.1介绍102
5.2影响的重点概念104
5.2.1互惠105
5.2.2承诺和一致性107
5.2.3咨询108
5.2.4视觉影响109
5.3如何为影响而设计110
5.3.1建立互惠关系111
5.3.2激活承诺和一致性112
5.3.3促进咨询114
5.3.4视觉影响115
5.3.5需要规避的影响119
5.4侃侃而谈:关于影响的对话122
5.5案例分析:LinkedIn123
5.5.1互惠123
5.5.2承诺和一致性124
5.5.3咨询125
5.6章末练习:应用影响原则126
5.7附加资源127
5.8小结128
第6章利用家庭、朋友和社交网络影响用户129
6.1介绍130
6.2社会影响的重点概念132
6.2.1社会身份理论132
6.2.2社会认同134
6.2.3服从性135
6.2.4从众性136
6.2.5意见领袖137
6.3如何为社会影响而设计138
6.3.1用户想看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共同之处139
6.3.2公开认可你的设计141
6.3.3让用户服从142
6.3.4鼓励用户从众144
6.3.5利用意见领袖的力量146
6.4侃侃而谈:关于社会影响的对话147
6.5案例分析:干旱羞辱147
6.5.1社会身份理论和干旱羞辱149
6.5.2社会认同150
6.5.3服从性151
6.5.4从众性151
6.5.5意见领袖151
6.6章末练习151
6.7附加资源152
6.8小结152
第7章重要的不是说话内容,而是说话方式154
7.1介绍156
7.2构建沟通的重点概念157
7.2.1人们需要理解信息157
7.2.2人们需要从信息中获得动机157
7.3如何为构建沟通而设计158
7.3.1明确你要传达的内容158
7.3.2用户研究159
7.3.3选择一个框架技巧159
7.3.4选择你的沟通框架164
7.3.5创建你的信息170
7.3.6测试你的信息170
7.3.7发布架构良好的信息171
7.4侃侃而谈:关于构建沟通的对话171
7.5案例分析:BeTobaccoFree.gov172
7.5.1多种框架:遍地撒网173
7.5.2疾控中心的方法有效吗174
7.6章末练习:找个可行的框架174
7.7附加资源176
7.8小结176
第8章说服:致命的艺术178
8.1介绍180
8.2说服的重点概念181
8.2.1确定人们是否关注:能力和相关性181
8.2.2中央路径处理182
8.2.3周边路径处理183
8.3如何为说服而设计184
8.3.1使用户集中注意力184
8.3.2为注意力集中的用户而设计187
8.3.3为注意力低下的用户而设计189
8.4侃侃而谈:关于说服的对话190
8.5案例分析:PayPal192
8.5.1注意力192
8.5.2注意力集中193
8.5.3注意力低下194
8.6章末练习:迷人巧克力棒的说服式设计活动194
8.6.1用户角色195
8.6.2研究195
8.7附加资源196
8.8小结197
第四部分用户体验设计:汇总整合
第9章案例分析:KidTech设计公司的“明智选择”应用200
9.1介绍200
9.2利用心理学证明想法的正确性201
9.2.1你会如何利用心理学证明“明智选择”应用的合理性201
9.2.2KidTech如何利用心理学证明“明智选择”应用的合理性:计划行为201
9.2.3KidTech如何将计划行为延伸至产品设计202
9.3紧张的父母和不确定的结果203
9.3.1你会如何消除父母的疑虑并应对不确定性203
9.3.2KidTech如何消除父母的疑虑并应对不确定性204
9.4社交化205
9.4.1你会如何使“明智选择”应用社交化205
9.4.2KidTech如何使应用社交化205
9.5向用户交代清楚206
9.5.1你会如何将KidTech推荐给用户206
9.5.2KidTech如何设计他们的沟通策略207
9.6长期使用207
9.6.1你会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应用208
9.6.2KidTech如何促使用户长期使用应用208
9.7下载应用后的低使用率209
9.7.1你会如何帮助KidTech提高应用下载后的使用率209
9.7.2KidTech如何提高应用下载后的使用率210
9.8深入探讨说服210
9.8.1你认为“明智选择”应用如何运用了说服原则210
9.8.2KidTech的应用如何运用说服原则211
9.9侃侃而谈:关于心理学原则的对话212
9.10章末练习:评价KidTech213
9.11小结214
第10章下一步:起身出发215
10.1整体的一部分215
10.1.1阶段1:想法概念化216
10.1.2阶段2:设计概念化216
10.1.3阶段3:设计迭代217
10.1.4阶段4:交付之后217
10.2选择合适的原则218
10.3为心理学找理由219
10.4用户体验研究方法219
10.5衡量影响221
10.6侃侃而谈:轮到你来讨论心理学原则了222
10.7章末练习:哪个原则最适合你的设计223
10.8附加资源224
10.9小结2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