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984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时唯物辩证法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争论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这些论战和争论,推进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化的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作者以充分的理论说明和实证分析,阐发了当时大批青年知识分子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本书还从当时知识分子的视角,研究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解:1.对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理解与好感,主张国民政府采取统制经济;2.对苏联社会主义中的平等、均平的理解与赞扬;3.对苏联社会主义存在不足的理解,主要是物质的贫乏与不足,并认为这种贫乏与不足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得到克服,对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表示乐观。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节 “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己为一般知识界之主潮”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章 “以苏解马”:从苏联体悟“建设”的马克思主义
节 因应世情国情兴起的社会主义恩潮
第二节 旅苏游记中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力追俄国之建设”的“社会主义”方案
第二章 “以共解马”:从中国共产党理解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节 “共产运动,乃时代之反映
第二节 “恶政府胜过无政府
第三节 失之于私,心、误读及立场的偏颇
第三章 “以论解马”:从思想论战解读“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节 “唯物史观风靡一世
第二节 “跳出如来佛的掌心”者眼中的唯物辩证法论战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视阈下的评判
第四章 未竞之影响: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和中国知识界的反响
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和传播
第二节 新的主义让知识界“有所指望”、“知所趋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式成为知识界的话语模式与分析工具
结束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