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曾国藩家书
字数: 2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 曾国藩
出版日期: 2024-01-01
商品条码: 978751710730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03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曾国藩的家书以个人和家庭生活为主,这就使得家书缺少必要的社会背景,所以,在编撰此版本的家书时,编者以年份为章节,简略交代曾国藩在不同年份的主要活动经历,以便让读者对曾国藩有更全面的了解。
内容简介
曾国藩是清末重臣,太平天国起义后,清王朝正是得益于曾国藩的辅佐才得以有延续了半个世纪。曾国藩的家书记录了他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三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曾国藩去世后,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二人从曾国藩众多家书中精选数百封,编撰成书,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时人争相阅读的经典之作。本次再版的《曾国藩家书》以李氏兄弟二人所编撰的版本为底本,重新加工,加入了更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新内容。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汉族,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目录
目录出版前言/ 道光二十年/ 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 四月十七日与祖父书/ 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六月初七日与祖父书/ 六月二十九日与祖父书/ 八月初三日与父亲书/ 八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十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十二月二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 二月二十四日与父母书/ 三月十一日与父母书/ 八月初一日与祖父母书/ 九月十七日与祖父母书/ 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十月二十六日与父母书/ 十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 正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正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二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三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三月二十三日与祖父母书/ 四月二十日与父母书/六月初六日与祖父母书/ 六月初六日与弟国华书/ 六月初六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道光二十四年/ 正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三月初十日与弟国华、国荃书/ 七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八月二十九日与诸弟书/ 九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十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十一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 三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五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五月二十九日与父母书/ 六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九月十七日与叔父书/ 十月二十九日与父母书/ 十一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 正月初三日与父母书/ 三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 四月十六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五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闰五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七月初三日与父母书/ 九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十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七年/ 正月十八日与父母书/ 二月十二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三月初十日与父母书/ 三月初十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六月十七日与祖父书/ 六月十八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六月二十七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七月十八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八月十八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九月初十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十二月初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八年/ 正月二十一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四月十四日与父母书/ 五月初十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六月十七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七月二十日与叔父母书/ 九月十二日与叔父母书/ 十一月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十二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 正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二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四月十六日与父母书/ 四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七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九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十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十一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道光三十年/ 正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三月三十日与父母书/ 咸丰元年/ 三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四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五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六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七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八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九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十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二年/ 正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七月二十六日与子纪泽书/ 八月初八日与子纪泽书/ 八月二十六日与子纪泽书/ 九月十八日与子纪泽书/ 咸丰三年/ 正月十二日与妻兄牧云书/ 十月初四日与父母书/ 咸丰四年/ 三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 四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六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七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闰七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闰七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八月十一日与诸弟书/ 九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十一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十一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 正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正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二月二十九日与诸弟书/ 三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五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七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八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 二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七月二十七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九月初十日与弟国潢书/ 十月初二日与子纪泽书/ 十月初九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十三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初五日与子纪泽书/ 十一月初七日与弟国潢书/ 十一月二十九日与弟国潢书/ 十二月二十七日与弟国荃书/ 咸丰七年/ 正月二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初四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初十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二十七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初五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二十五日与弟国荃书/ 十二月初六日与弟国荃书/ 十二月十四日与弟国荃书/ 十二月二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 正月初四日与弟国荃书/ 正月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正月十四日与弟国荃书/ 正月二十九日与九弟书/ 二月十七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初六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三十日与弟国荃书/ 四月初九日与弟国荃书/ 四月十七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初六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三十日与弟国荃书/ 七月初七日与弟国荃书/ 八月二十二日与弟国潢、国葆书/ 十一月十二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十一月二十三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十二月十三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十二月十六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咸丰九年/ 正月二十三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二月十三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三月初八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五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八月二十二日与弟国潢、国荃、国葆书/ 十一月初三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十一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咸丰十年/ 正月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二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三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闰三月二十九日与弟国潢书/ 四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五月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六月二十八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七月十二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十月二十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十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十二月初四日与弟国潢书/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 正月初四日与弟国潢书/ 二月初四日与弟国潢书/ 二月二十二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二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三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三月二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五月十三日与弟国荃书/ 六月二十九日与弟国荃书/ 九月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十二月十四日与弟国潢、国荃书/ 同治元年/ 二月二十一日与弟国葆书/ 四月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十五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五月二十八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六月二十日与国荃书/ 七月二十五日与弟国荃、国葆书/ 闰八月初四日与弟国潢书/ 九月初四日与弟国潢书/ 九月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九月二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初八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十三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二十四日与弟国荃书/ 十二月二十二日与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 正月十八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二十四日与弟国荃书/ 四月十六日与弟国荃书/ 四月二十七日与弟国荃书/ 七月二十三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初五日与弟国荃书/ 十一月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十二月二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 三月十四日与弟国潢书/ 四月初六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二十五日与弟国荃书/ 六月初一日与弟国荃书/ 六月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七月二十九日与弟国荃书/ 八月初四日与弟国潢书/ 八月初五日与弟国荃书/ 同治四年/ 正月二十四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五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五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六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十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十二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五年/ 二月初一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五月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六月初五日与弟国潢书/ 七月初六日与弟国潢书/ 七月二十四日与弟国荃书/ 八月初十日与弟国潢书/ 九月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十月初六日与弟国潢书/ 十二月初六日与弟国潢书/ 十二月二十二日与弟国荃书/同治六年/ 正月初二日与弟国荃书/ 正月二十六日与弟国荃书/ 二月二十九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初二日与弟国荃书/ 三月十二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初五日与弟国潢书/ 五月二十一日与弟国荃书/ 同治七年/ 同治八年/ 同治九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 正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三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三月十七日与弟国荃书/ 五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六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十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十一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一年/
摘要
道光二十年 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曾国藩30岁。这一年,30岁的曾国藩以进士身份正式进京履职,任“翰林院检讨”,为从七品,是封建社会九品十八级官制中的第十四等级。级别虽然低,但是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成了国家的“储备干部”,仕途就有希望了。同年六月,英国以中国禁止其鸦片走私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7月,曾国藩得肺病,病情严重,几乎丧命,幸亏有名医相救,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这一年,曾国藩的“事业”刚刚开始,只在年初时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汇报来京路上的情况,给家里报平安。随后不久,又遭遇一场大病,身体虚弱,很难有精力给家里写信。所以这一年只有这一封家信。 这一年,在世界范围内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罗斯无理霸占,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二是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大清国的版图在被不断蚕食,而大英帝国的版图却在急剧扩张。当曾国藩按照古老的传统踏进仕途的时候,世界已经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不知已收到否?后于廿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车六辆,男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 正月初二日开车,初七日至周家口,即换大车。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惟过年二天微雪耳。 至京在长郡会馆卸车。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一诗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大课,题“智若禹之行水赋”,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课一次。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接家眷之说,郑小珊现无回信。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太小故也。 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谨慎,家中尽可放心。 又禀者: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内禁剃发,期年禁燕会音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音至矣。殁后,加太子太保衔。其次子何子毅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熊子谦、谢訒庵、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为之变。 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季仙九师升正詹,放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灵榇,并已回南矣。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 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 李鸿章点校:首中翰林,语报平安,孝悌之意也深 道光二十一年 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曾国藩31岁。成为“国家储备干部”的曾国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工作,相应的,他的收入也非常有限,可是身在京师繁华之地,开销却一文也不会少。这一年曾国藩除了读书就是借钱。有统计认为,当年曾国藩全年花了458两白银,其中333两为借贷而来。五月间,好友胡林翼赠给曾国藩《陶文毅公文集》,陶文毅公是胡林翼的岳父、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8月,向湖南籍理学大师唐鉴求学。唐鉴潜心研究人性理学,继承了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开创的洛学学派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创立的闽学派,和清代大学士倭仁同以理学相号召,有“理学大师”之美誉。当时许多知名学者都曾问学于他。他对曾国藩一生行事、修身、做学问都有深刻的影响。11月,任国史馆协修官,遍览前史辩具得失。写《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吏治。 这一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英国占据香港岛,改写了香港的历史,也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二是阿富汗人民在反抗英国侵略的战争中打败了英国入侵者,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三是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击败了当地的反抗者,阿尔及利亚逐渐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视为潜在的殖民地。 道光二十一年 四月十七日与祖父书 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发第六号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孙男等平安如常。孙妇亦起居维慎。曾孙数日内添吃粥一顿,因母乳日少,饭食难喂,每日两饭一粥。 今年散馆,湖南三人皆留,全单内共留五十二人,仅三人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衙门现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谓极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