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 字数: 25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徐文丽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82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易斯·卡罗尔是英国有名儿童文学作家,其主要文学作品有《爱丽丝梦游奇境》《爱丽丝镜中奇遇》《西尔维与布鲁诺》等。这些作品在英国文学目前被归为“胡话文学”。吉尔·德勒兹是法国当代有名哲学家,其著作《意义的逻辑》试图通过借用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作品和斯多葛派哲学家的“非物质”概念来建构其“意义”理论,把斯多葛派与一个以儿童小说而出名的作家并置。本书首先尝试弥补卡罗尔在德勒兹研究中的空缺,从不同角度解析《意义的逻辑》的已有研究为基础,结合卡罗尔作品中的具体片段来解析德勒兹的哲学观点,分析探讨卡罗尔胡话文学的哲学意义和它们与德勒兹哲学思想的关系,这样我们既能充分欣赏卡罗尔作品的文学魅力,也能深入领会它们的哲学蕴涵。本书还将把德勒兹的卡罗尔研究与关于卡罗尔及其胡话文学的其他评论进行比较,也会提及其他哲学家和理论家对卡罗尔及其作品的阐释和借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卡罗尔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引用读者和论者对卡罗尔胡话作品的欣赏、解读和阐释来证明德勒兹意义和无意义的共生理论的正确性。本书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与德勒兹《意义的逻辑》(项目号J12WE05)。
作者简介
徐文丽,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译著:《隐藏的成人:定义儿童文学》原著:(加)佩里·诺德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目录
前言 当卡罗尔遭遇德勒兹
第一章 卡罗尔的悖论与德勒兹的生成和事件
一 纯粹生成之悖论与身份问题
二 悖论与常识和理智
三 生成、悖论与事件
第二章 卡罗尔的“胡话/无意义”与德勒兹的意义
一 命题与意义
二 二元性与意义
三 系列与意义
四 悖论与意义
第三章 卡罗尔的难解词与德勒兹的无意义
一 难解词、悖谬元素与无意义
二 表面与深处
三 卡罗尔与阿尔托
第四章 意义和语言的发生
一 意义的发生(静态发生)
二 语言的发生(动态发生)
第五章 卡罗尔与精神分析
一 德勒兹对《爱丽丝》和卡罗尔的精神分析
二 关于《爱丽丝》和卡罗尔的其他精神分析
结语意义与无意义的共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