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修订版)

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修订版)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赵树凯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624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本书开创了中国政府研究的新路径。作者从不同问题入手,力图动态地考察乡镇政府的实际活动,特别是政府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在此基础上,以具体考察作为切入点,尝试展开一些理论讨论。2. 本书的研究既具有扎根于乡土研究的生活气息,又体现了理论研究的系统思考,是作者长期倾心关注基层政府问题的一个系统回应。3. 微观分析与宏观视野的结合、政策分析与学术研究的结合、本土研究与比较视野的结合、现实分析与改革导向的结合,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本书的吸引力所在。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个侧面展开对乡镇政权的考察分析,包括乡镇政府组织、乡镇政府财政、乡镇政府权力问责、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乡镇政府与基层社会的关系等等。作者从不同问题入手,力图动态地考察乡镇政府的实际活动,特别是政府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在此基础上,以具体考察作为切入点,从政策设计、学术研究两方面总结乡镇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从乡镇政权的机构沿革、财政困局与债务危机、权力格局与问责体系、政府内部控制系统、公共服务与冲突控制等五个方面透视乡镇运作的实际状况,展示“低制度化”运行的具体逻辑;并尝试性讨论乡镇政权的出路和制度化的建设方向。
作者简介
赵树凯,1959年11月生,山东莱西人。文学学士(山东大学),法学硕士(中央党校),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8月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任办公室秘书、助理研究员。1990年8月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农村部组织研究室主任、河北省涿鹿县委副书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第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6-1997);美国杜克大学亚太研究所访问学者(2000-2001);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2001-2002);德国图宾根大学客座教授(2012);哈佛大学燕京研究所合作研究员(2010-2011,2016-2017)。
目录
导言
1 乡镇研究进程
1.1 政策述评
1.1―1政策思路
1.1―2变革历程
1.1―3农村综合改革
1.2 研究述评
1.2―1国内研究
1.2―2国外研究
1.2―3研究进路反思
1.3 本项研究说明
1.3―1理论框架
1.3―2分析路线
1.3―3研究方法
1.3―4资料来源
2 乡镇组织与人员
2.1 组织现状
2.1―1领导集团
2.1―2部门设置
2.1―3岗位人员
2.1―4扩张机制
2.2 机构改革
2.2―1机构和人员精简
2.2―2乡镇撤并
2.2―3改革设想
2.3 政府形态依据
2.3―1形态特征
2.3―2演变路径
2.3―3政府组织基础
3 乡镇财政与债务
3.1 财政困局
3.1―1财政体制
3.1―2财政收入
3.1―3财政支出
3.1―4人员工资
3.1―5税费改革
3.2 债务危机
3.2―1债务现状
3.2―2债务形成
3.2―3债务化解
3.3 财政中的政治
3.3―1财政危机与财政体制
3.3―2财政危机与政府问责
3.3―3财政危机与政府预算
4 乡镇权力与问责
4.1 权力格局
4.1―1一体『生机构
4.1―2一元化权力
4.1―3内部单位
4.1―4垂直单位
4.2 问责体系
4.2―1县市问责安排
4.2―2乡镇问责安排
4.2―3问责体系重心
4.2―4问责体系中的个人
4.3 激励结构整合
4.3―1双重错位
4.3―2目标替代
4.3―3政府的政治控制
5 乡镇控制系统
5.1 应酬上级
5.1―1会议
5.1―2文件
5.1―3汇报
5.1―4接待
5.1―5检查
5.2 控制村庄
5.2―1村干部管理
5.2―2村财务掌控
5.2―3管片和包村
5.2―4村干部表现
5.3 控制的僵局
5.3―1政策失灵
5.3―2基层失望
5.3―3管理脱节
6 乡镇公共服务
6.1 主要服务领域
6.1―1乡村治安
6.1―2乡村教育
6.1―3公共卫生
6.2 社会冲突管理
6.2―1村庄内部冲突
6.2―2农民上访
6.2―3基层政治信任
6.3 统治与治理
6.3―1政府的公共责任
6.3―2干部的双重角色
6.3―3乡村冲突的政治意向
6.3―4何谓好的治理
7 乡镇政府前景
7.1 危机中的命运
7.1―1处境与演变
7.1―2改革路径
7.1―3改革难题
7.2 现实中的未来
7.2―1改革的现实选择
7.2―2未来并不确定
7.3 微观改革的宏观考量
7.3―1中央与地方关系
7.3―2党和政府关系
7.3―3国家与社会关系
8 政府运行与制度异化
8.1 基层政府与农村发展
8.1―1历史的进步
8.1―2理论的争执
8.2 基层政府内卷化
8.2―1公司化的政府功能
8.2―2碎片化的政府权威
8.2―3运动化的政府行为
8.3 基层政府制度异化
8.3―1异化
8.3―2制度异化
8.3―3政府制度异化
8.4 政府制度异化渊源
8.4―1体制的历史惯性
8.4―2政府自利性
9 政府制度化与改革
9.1 政府制度化基础
9.1―1政治与行政
9.1―2政府与社会
9.2 政府制度化
9.2―1政府制度化的提出
9.2―2政府创新动力
9.3 改革讨论
9.3―1基层民主
9.3―2基层自治
9.3―3法治建设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