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萧红集
字数: 93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 萧红
出版日期: 2018-08-01
商品条码: 978751137489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960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萧红集》精选了萧红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篇。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萧红惊世骇俗的一生,下篇节选了萧红的名作,包括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散文《又是春天》;诗歌《苦杯》(组诗)《八月天》等;戏剧《民族魂鲁迅》《突击》(三幕剧);书信《致萧军》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萧红集》。
目录
◎上篇◎漂泊者的一生
第一章 呼兰河:后花园时光
小顽童
上学
第二章 哈尔滨:苦难与爱情
中学时代
包办订婚
逃婚求学
退婚闹剧
流浪街头
困居旅馆
一线希望
初见三郎
坠入爱河
“焦虑”的爱
走出旅馆
别人的大街
分娩之痛
可怜的孩子
欧罗巴旅馆
安家商市街
逃离哈尔滨
第三章 青岛:短暂的安宁
海滨时光
重要回信
离开青岛
第四章 上海:又一次漂泊
初到上海
鲁迅赏识
第一次见面
几个朋友
步入文坛
前途看好
爱的《苦杯》
第五章 东京:寂寞的旅程
异国孤独
渐渐安宁
勤奋写作
鲁迅逝世
一个人哭
突然回国
第六章 西北:黯然各奔东西
孤岛战事
微妙变化
北上临汾
各有心曲
永远分开
第七章 武汉:专享的婚礼
幸福新娘
烦恼尤多
第八章 重庆:蛰居山城
独往重庆
小镇待产
歌乐山上
黄桷树镇
第九章 香港:与蓝天碧水永处
悄然赴港
纪念鲁迅
写作佳境
玛丽医院
黑色的星期四
庸医误诊
与世诀别
◎下篇◎大师精品选
第一章 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生死场
一、麦场
二、菜圃
三、老马走进屠场
四、荒山
五、羊群
六、刑罚的日子
七、罪恶的五月节
八、蚊虫繁忙着
九、传染病
十、十年
十一、年盘转动了
十二、黑色的舌头
十三、你要死灭吗?
十四、到都市里去
十五、失败的黄色药包
十六、尼姑
十七、不健全的腿
马伯乐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从章
第九章
第二章 短篇小说
王阿嫂的死
看风筝
腿上的绷带
太太与西瓜
两个青蛙
夜风
叶子
清晨的马路上
渺茫中
离去
患难中
出嫁
手
马房之夜
家族以外的人
红的果园
王四的故事
牛车上
亚丽
桥
黄河
汾河的圆月
孩子的讲演
朦胧的期待
逃难
旷野的呼喊
莲花池
山下
梧桐
花狗
届花园
北中国
小城三月
尾声
第三章 散文
欧罗巴旅馆
雪天
来客
饿
最末的一块木袢
黑列巴和白盐
度日
他的上唇挂霜了
当铺
借
买皮帽
十元钞票
同命运的小鱼
几个欢快的日子
春意挂上了树梢
公园
夏夜
剧团
又是冬天
决意
一个南方的姑娘
生人
又是春天
十三天
拍卖家具
最后的一星期
过夜
蹲在洋车上
镀金的学说
祖父死了的时候
初冬
较为的憧憬和追求
感情的碎片
两朋友
海外的悲悼
在东京
回忆鲁迅先生
小六
索非亚的愁苦
寄东北流亡者
放火者
天空的点缀
滑竿
第四章 诗歌
可纪念的枫叶
静
偶然想起
栽花
公园
春曲(组诗)
幻觉(组诗)
八月天
苦杯(组诗)
异国
沙粒(组诗)
拜墓
一粒土泥
第五章 戏剧
突击(三幕剧)
摘要
靠前章 呼兰河:后花园时光
小顽童
1911年6月2日,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城的张家大院,却被当地风俗认为“端午节生孩子命贱不祥”。于是,萧红一生下来就没有生日的自由,连祖父给她起的大名“张秀环”的家族特征都被部分修改。在张氏族谱“秀”字辈的名字中,“张乃莹”明显成了“一个异类”。
幼小的萧红自然不会想到,因为和姨妈姜玉环一个“环”同字犯了忌讳而被执意改名“张乃莹”。虽然这个名字跳出了张氏族谱起名的规定,但可能由于萧红是女孩,不像男孩起名字的家族特征那么重要,张家人也就没有说什么。于是新名字“张乃莹”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时代,后来渐渐被“萧红”所替代。
萧红的出生还是让祖父喜出望外的,他十分宠爱这个长孙女。萧红出生的时候,她的祖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赋闲在家,和蔼和亲,喜欢和孩子们开开玩笑。在后花园,祖父的陪伴,让萧红无忧无虑、顽皮而任性地天长大,让她感受着爱和温暖,“就这样天的,祖父、后花园和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老祖父在园里种菜、养花、除草、锄地、浇水,萧红都开心地有样学样,甚至下种时把种子踢飞,除草时把狗尾巴草和苗混淆,苗除掉了,祖父都不怪罪。抬头看见黄瓜,摘了就吃,黄瓜没吃两口,又去追捕蝴蝶蜻蜓了。玫瑰花盛开的时候,萧红更顽皮地趁着祖父在除草,把玫瑰花摘下来插在祖父的帽子上,不知情的祖父却戴着这顶花帽回到屋里,分外感慨今年雨水好、花开得又多又香,随处都可以嗅到,等摘掉帽子才知道“真相”,笑得合不拢嘴。
6岁那年,祖母离世,并没有让萧红的快乐童年受到惊扰。然后就闹着一定要搬到祖父的屋子里住,整天和祖父在一起。从这时候起,萧红开始跟祖父学念《千家诗》,接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启蒙教育。古诗朗朗上口的音韵让萧红的兴趣越发浓厚,于是晚上睡觉前,或早晨醒来后,缠着祖父念诗,乐而不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祖父吟诵一句,萧红就念一句,念得是如此入迷,以至于半夜里会突然醒来,还闹着念诗。到萧红背诵的诗多了,家里一有客人来,祖父便骄傲地夸耀萧红的聪明伶俐,让萧红背诵几首。为了诵读顺口,又好听,有时候萧红恶作剧地自行擅改诗句,不无得意。
重重叠叠上楼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几度呼童扫不开”便被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直到念得困乏了,才再闭起眼睛睡去。
上学
1919那年,母亲江玉兰患病突然去世,萧红十分伤感。母亲没有了,萧红的美好童年也从此没有了。
经历丧妻之痛的张延举,脾气变得十分暴戾。面对家庭琐事,常常顿失方寸,“偶然打碎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对萧红的调皮捣蛋,更是不能容忍,张嘴就骂,动手就打。张廷举不近人情的专断、冷漠让萧红感到分外害怕。
同年底,张廷举续弦。毕竟继母和亲生母亲是不一样的。萧红感到与继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之前萧红和同村的孩子去玩,爬树掏鸟窝,母亲只是骂几句罢了,继母却是向父亲“告状”,让父亲出面收拾。
而慈爱的祖父越来越老,又染上了大烟瘾,对萧红的袒护和爱抚也力不从心了。
虽然张廷举专断、冷漠,但并非“老古董”,他受过良好的新式教育,且在教育行业谋生,对女儿上学很是开明。1920年秋天,呼兰小学创立女生部,萧红成为靠前批进入初小读书的女生。1925年转学,插班高小二年级。
就这样,萧红走出后花园,进入一种全新的生活。萧红聪明伶俐,不仅读书用功,而且文采出众,给老师同学以及父亲等家族人留下了好印象。
然而,1925年5月五卅运动兴起,萧红受这股抗日反帝爱国热潮影响,不但上街抗议游行,参演反封建婚姻的话剧,还主动请缨去高门大户人家募捐。这可让张廷举暴跳如雷,认为萧红任}生、顽皮,与大家闺秀的形象相差很远,又担忧她被社会风气带坏,做出有辱家门的事,于是一口回绝萧红想去哈尔滨上中学的想法。
这种不通情理的拒绝,让萧红十分厌恶、失望,“父亲在我眼里变成了一只没有一点热气的鱼类,或者别的不具有情感的动物。”
说服父亲答应无望,矛盾越来越多。萧红不甘放弃去哈尔滨,坚定认为只能靠自己争取,别人是帮不了她的,便“不择手段”地与父亲天较量。
显然,张廷举低估了萧红。萧红开始在家“无所事事”,更不会帮继母做家务,哄弟弟玩,吃饱就赖在炕上,并让要好的同学“放风”:如果不让她到哈尔滨读书,就去教堂当修女。不久,此事闹得满城风雨,张廷举倍感压力,无奈之下只好答应送萧红去哈尔滨上学。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