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

  • 字数: 30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耿超 等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030585431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当前博物馆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博物馆学的相关内容,既系统介绍了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强调了多学科交叉在博物馆研究方面的积极意义,又论述了博物馆陈列设计、观众服务、文化产品开发与经营等博物馆实务,对新技术、新理念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以及高等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本书也做出了展望。
目录
   序i

第一章什么是博物馆1

第一节博物馆的定义2

一、欧美等国对博物馆的定义3

二、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4

三、中国对博物馆的定义10

第二节博物馆的构成要素11

一、一定数量的藏品11

二、馆舍及其他硬件设施、设备12

三、有基本陈列及持续向社会公众开放12

四、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13

第三节博物馆的特征13

一、实物性13

二、直观性14

三、广博性14

四、开放性15

第四节博物馆的功能15

一、收藏、保管功能16

二、科学研究功能17

三、教育功能18

四、娱乐功能18

第二章博物馆学及其学科体系21

第一节博物馆学的历史与定义22

一、博物馆研究简史22

二、对博物馆学的认识24

三、新博物馆学25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基本结构、性质与定位28

一、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28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位30

第三节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与研究方法32

一、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32

二、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37

第三章博物馆的历史39

第一节西方博物馆发展史40

一、古典时期40

二、中世纪时期42

三、文艺复兴时期43

四、启蒙运动时期44

五、博物馆的黄金时代47

六、20世纪以来49

第二节中国博物馆发展史55

一、古代中国的博物馆意识(公元前1600-1840年)55

二、近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起步(1840-1911年)57

三、中国博物馆的第一次发展(1911-1937年)62

四、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博物馆事业(1937-1949年)6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的复兴(1949-2000年)69

六、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74

第四章博物馆的类型77

第一节博物馆类型概说78

一、博物馆分类的意义78

二、国外博物馆的分类方法78

三、中国博物馆的分类方法81

第二节遗址博物馆84

一、遗址与遗址博物馆84

二、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与模式88

三、遗址博物馆的职能93

第三节高校博物馆94

一、高校博物馆的概念94

二、高校博物馆的发展95

三、高校博物馆的功能99

第四节非国有博物馆103

一、非国有博物馆的概念103

二、非国有博物馆的类型与发展104

三、非国有博物馆的特点与困境109

四、中国关于非国有博物馆的相关政策存目112

第五节生态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113

一、生态博物馆113

二、社区博物馆119

第五章博物馆陈列设计123

第一节博物馆陈列与陈列工作流程124

一、博物馆陈列及其类型124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及陈列工作流程128

三、博物馆陈列的总体设计与选题132

第二节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135

一、陈列内容设计中的研究135

二、陈列内容设计的结构规划与信息传播137

三、陈列内容设计文本的撰写139

第三节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156

一、陈列艺术设计概说156

二、陈列艺术设计的流程159

第六章现代科技在博物馆中的应用165

第一节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166

一、博物馆陈列中的多媒体技术166

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应用的分析172

第二节智能手机APP在博物馆中的应用174

一、微信与微博的利用175

二、博物馆智能手机APP的开发178

第三节智慧博物馆182

一、从数字博物馆到智慧博物馆182

二、智慧博物馆的含义及特点184

三、智慧博物馆的主要功能187

四、智慧博物馆相关技术性概念189

五、智慧博物馆的建设191

第七章博物馆与观众195

第一节博物馆的观众196

一、博物馆公众与观众196

二、受众理论下的博物馆观众类型划分198

三、博物馆的目标观众202

四、博物馆满足观众的途径203

第二节博物馆志愿者与博物馆之友206

一、博物馆志愿者206

二、博物馆之友211

第三节博物馆观众调查216

一、博物馆观众调查的概念、发展216

二、博物馆开展观众调查的重要意义218

三、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内容219

四、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20

五、互联网时代的观众调查工作223

第八章博物馆的教育活动225

第一节博物馆教育理论226

一、“从做中学”226

二、博物馆教育的四种模式228

三、说教式学习:将知识传输给博物馆观众229

四、体验式学习:获取知识的又一种方式229

五、多元智能理论230

第二节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232

一、准备阶段232

二、策划和实施234

三、评估阶段242

第三节国内外博物馆开展的教育活动244

一、国内开展的博物馆教育活动244

二、国外开展的博物馆教育活动249

第九章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经营259

第一节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基本理论260

一、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概念260

二、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四要素261

三、博物馆文化产品的主要类型262

四、博物馆创意型文化产品的特征263

第二节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经营265

一、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的意义265

二、博物馆创意型文化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266

三、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模式269

第三节国内外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经营275

一、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275

二、国外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经营287

结语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新趋势与高校文博人才培养295

第一节博物馆发展新趋势296

一、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296

二、各级博物馆改建、扩建297

三、新型博物馆的发展298

第二节博物馆人才现状300

一、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低、基层博物馆人才缺乏300

二、科研型与应用型专门人才缺乏300

三、新技术人才缺乏301

四、现代管理人才缺乏302

第三节文博人才培养的途径302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303

二、加强高校博物馆与考古文博实验室的建设304

三、探索高校与文博单位联合办学的模式306

参考文献309

后记313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