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下乡吃牛排

下乡吃牛排

  • 字数: 14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日)平松洋子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393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平松洋子是日本有名的美食散文家。她专程跑到北海道带广吃猪排饭;初尝三陆铁路的海胆便当而哭泣;在东京郊区吃下510克的特大牛排……为了寻求无法取代的美味,她奔赴天南地北!
目录
阿梅家的猪肉饭
黑猪之爱
津轻之夜的墨鱼肉饼
清晨的大众酒场、夜晚的小酒吧
下乡吃牛排
“手脂”的味道
初尝王将饺子
泪洒根室秋刀鱼
狠狠地咬上一口
悠悠老头鱼
赤目四十八瀑,遇见命中的乌冬
乘坐北RIAS线品尝三陆美味
提前30分钟到达东京站
结束旅行
后记
摘要
    垦荒生活的起源哟,猪和锅一口。
     这是当年依田勉创作的一首俳句。可见当时他的拓荒生活起源于一人一锅与几头猪,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在极寒之地、生活之苦中的些许慰藉。大正十五年带广举办了第一届十胜养猪共进会,而带广人吃猪肉的习俗则是大正后期才有的。昭和八年一月十八日的《十胜每日新闻》这样报道:“带广地区居民年均食肉量中猪肉占第一,为681头。马肉第二,为547匹。牛肉第三,为171头。”牛不易饲养,况且拓荒离不开耕牛,大家不太舍得吃牛肉――也许只有我才会将带广的养猪史与今天猪肉饭的盛行这样联想起来吧。
     猪肉饭的诞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带广的食堂。带广的小饭馆热潮是在昭和初期兴起的,当时被誉为东北海道第一的“静养轩”“孔雀”“KARIKATI”都吸引了许多顾客。其中有一间饭店名叫“嬉野”,店里有个名叫阿部秀司的青年厨师,函馆人。他在东京学习了西餐烹调之后,就到带广投靠伯父,借着昭和八年带广建市的喜庆气氛,开了一家自己的饭馆,即大众食堂PANcH0。据说店名在汉语里是饭店的意思。他运用在东京学到的烹饪技艺,做出了广受欢迎的咖喱饭、亲子饭、蛋包饭,于是他开始考虑制作一些有十胜地区特色的料理。因为战后,经济的不景气影响到了带广人民的生活,他们必须另谋生存之道。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呢?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有一天他去河边钓鱼,忽然听见农家屋前有猪的哼哼声,灵感一触即发:“用猪肉。”
     当时,猪肉火锅在带广已经家喻户晓,但像寿喜烧、炸猪排、香煎猪肉之类的料理对老百姓而言还是太过奢侈,轻易不敢品尝。能不能用猪肉来做一些既便宜又好吃的料理呢?猪肉本身热量高,只要味道好的话,就一定能招来客流量。于是他想可以把猪肉饭做成像鳗鱼饭那样的酱香口味。依田想着想着,连夜起床就到厨房里开始尝试,经过反复的试验,猪肉饭终于一炮打响成了饭店的招牌产品。
     “请您尝尝我们家这比鳗鱼饭还要好吃的猪肉饭吧。”
     “让您久等了。”
     期待已久的猪肉饭梅套餐突然端到了我面前。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碗盖下面满满一圈油光铮亮的肉块,像盛开的花瓣似的铺在碗里,换句话说就是碗盖盖在了猪肉地毯上。
     (这是真的吗?)我紧张起来,嘴里涌出唾液,好想知道揭开碗盖会是什么样的光景。瞧了一眼身边坐着的K田君,他是我的旅伴,只见他盯着自己面前的梅套餐,竟说不出一句话来。于是,我不得不先回过神来,正经道:“我开动啦。”
     “哦,好。我们终于等到这个瞬间了啊。我也开动了。”
     二人屏住呼吸,端正坐姿,一齐揭开了碗盖。
     “神一样的存在。”我的脑海中突然闪出这样的句子。只见整个饭碗里,酱色浓郁的猪肉片一层叠着一层,犹如枝头绽放的玫瑰。而玫瑰花瓣的尖尖上,闪闪发光的正是里脊肉的一点透明油花,好炫。还未下嘴我已经可以想象出肉汁洋溢在口中的滋味了,而更令人心襟荡漾的则是满满的酱香。碗里漫出炭火煎烤的酱香,闭上眼睛,真会误以为面前放的是一碗鳗鱼饭。等我睁开眼睛,发现碗里有五颗翠绿的胖豌豆,十分惹人怜爱。洁白的米饭在花瓣之间若隐若现。这就是我多少年梦寐以求的PANCHO猪肉饭啊,艳丽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和期望。
     我掰开一次性筷子,啜一口热气腾腾的菌菇味噌汤,重新坐直了身子,不慌不忙地端起碗,把筷子插进碗里。接下去便是一气呵成。PANCHO的猪肉饭仿佛具有一种超强的引力,牵动着我的手不停地划动筷子,直到干净的碗底出现在我们面前。
     刚刚煎好的里脊肉,厚厚的一大块,咬起来却十分爽脆,肉质丰满又纤细,与甜甜咸咸的酱汁相当契合。肥肉的部分又软又滑,入口即化,成了猪肉与米饭之间的调和剂。这种豪爽的美味我们究竟该如何称呼它呢?
     不管是光吃肉,还是把肉与饭一起吃,或者只吃沾了酱料的米饭,任你如何自由组合,你都会被那浓郁的炭火煎烤出的香味吸引,想急急忙忙地去追赶“那辆已经出发的列车”。更令人震惊的是,尽管碗里的油那么重,吃到嘴里却是出人意料的清爽。碗不大,一只手端着正好,吃起来十分方便。如今用这种古旧风格饭碗的饭店己越来越少了,能叫人吃得够爽够痛快,才是盖浇饭的王者之风啊。
     K田君先我一步放下了空碗,他神情激动地说:“哇,这真是……”下面的话他接不下去了。我也依依不舍地吃完最后一口,放下饭碗准备说点什么,可又觉得说出来反而可惜了。浑身上下热烘烘的。
     我随意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店内已然座无虚席。就在我们不无留恋地喝着茶吃着小碟子里剩下的几片腌萝卜时,我们右边的座位已经换了客人,这回是3个穿工作服的大叔。
     “好久没吃猪肉饭了。”
     “时不时就会想吃上一口。”
     “我上个礼拜吃了一次,不过是在别家店里。”
     “对了,你知道伊比利亚猪吗?”
     “啥?伊不利加鼓?”
     我们很自然地听到了左边座位上两位客人的谈话,他们貌似是附近公司里的上司和女职员。
     “课长,您刚才还口口声声说今天要慢慢品尝,没想到这么快就全吃完了啊。”
     “都是这家伙自己不停地往我嘴里钻嘛。真是奇了怪了,我是想慢慢品尝的啊。”
     “您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