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毕加索传

毕加索传

  • 字数: 11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孙立军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7050484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毕加索小时候家境不佳,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使他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忧郁的风格,他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化为自己的风格。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靠前幅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由此引起了立体主义运动。他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数量达到惊人的近 37000 件。
作者简介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儿童文学资深专家,靠前动画教育联盟主席,动画栏目评委,中国动画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评委。
目录
目录前 言 / 1 第一章诞生在马拉加海港的天才 / 1 画家父亲 / 1 来到陌生的城市 / 8 了不起的天赋 / 13 第一次见到萨巴提斯 / 23 第二章不断改变的画风 / 37 马德里的时光 / 37 斐南蒂·奥利维亚 / 50 一段难忘的经历 / 61 首开立体画派之风 / 67第三章毕加索的爱情 / 77 牵手玛茜黎 / 77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 / 83 与奥佳举行了婚礼 / 91 单纯美好的生活 / 97 再见,平静的日子 / 104 沮丧到了极点 / 110 第四章艺术是毕生的追求 / 118 逐渐恢复了自信 / 118 战火纷飞的日子里 / 126 战争终于结束了 / 132 第五章闪耀历史的绘画大师 / 141 法国光复后 / 141 无尽的遗憾 / 148 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 158 辉煌的晚年时光 / 170 生命灿若夏花 / 176
摘要
    靠前章 诞生在马拉加海港的天才画家父亲1881 年的10 月25 日,在西班牙仅次于巴塞罗那的海港马拉加,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画家,他就是毕加索。马拉加是这个国家的重要海港,也是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城市。跟今天的繁荣不同,1881 年的马拉加接近是另外一个世界。毕加索出生时,这座城市依然靠装船、织棉、炼铁、制糖、生产葡萄酒、种植杏仁和一些水果为营生。当时的城市人口有十二万,庞大的人口聚集在这里,再加上供水排水系统的简陋, 让这个城市更加拥挤。这里有二十七所教堂以及四座修道院,还有能容纳上万人的斗牛场,在原来的摩尔人兵工厂形成的巨大市场里,还有正在建造中的天主教堂。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所以这座城市具有强烈的西班牙特色。不仅如此,它还拥有整个欧洲其他地区都没有的很宜人的气候。一年四季阳光充足,一年里只有四十天可以看到云层。然而在1881 年,到西班牙旅游的人并不多,这里明媚的阳光、干净的空气和温暖的海水也不曾被外地游客享受过。毕加索的父亲荷塞·鲁兹在城里的艺术学校担任美术老师, 他不仅是一名画家,也是当地的博物馆馆长。他在博物馆的工作是修补那些损坏了的图画。他有着十分精巧的手法,因此很适合这份工作,此外,他还会画一些画。对荷塞来说,那段日子十分惬意。他有一份数目虽小却稳定的收入,也能靠卖出的画多赚一笔生活费。他有很多狂放不羁的朋友,有一些是画家。他还喜欢看斗牛,这里的斗牛比赛比世界任何地方都精彩。总之,他年轻的时候度过了人生很快乐的时光。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他四十岁时,在家人的逼迫下,他结婚了。荷塞并不愿意结婚,但他还是顺从家人的意愿,在1878 年同玛利亚结了婚。结婚后荷塞在帕拉萨租了一间寓所,并负责全家人的开销, 包括他的妻子,两个未结婚的姐妹和他的岳母。第三年,荷塞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巴布罗·鲁兹·毕加索。到1884 年,毕加索又有了妹妹。此时,玛利亚的两个姐妹因为葡萄园被损毁,搬到了姐姐家,荷塞一家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荷塞感到靠前的压力。然而,他除了画画来填补家用别无他法,除了私下教学生赚取一些钱,就只能卖一些应景的油画。很多人都理解生活的困难,然而只有艺术家才真正明白,荷塞遇到了心灵上的困境。他本可以全心全意画画,然而画画成为了他谋生的手段,让他失去了画画的信心。在他四十岁时,他忽然发现自己没有了创造力——他的内心深处的东西已经被生活的现实有效粉碎了。这一点在毕加索为他画的肖像中可以看出:一个疲倦的男人用手托着头,带着深深的落寞和烦闷,丝毫没有对生活的激情。然而,对于小孩来说,生活还是很快乐的。年幼的毕加索还不知道生活的不易,拥挤、狭窄的小房间对他来说如同广场上的阳光一样灿烂。毕加索并不常见到父亲,因为父亲忙于教课,还要去博物馆上班,拜访朋友,并且不错过每一场斗牛。令毕加索十分高兴的是,偶尔父亲也会带着他去观看斗牛。全家的生活来源都依靠父亲的画笔,虽然荷塞不在家里工作,却经常把画笔带回家清洗。这些画笔被毕加索看成神圣的东西,慢慢地,敬畏变成了一种雄心壮志,并让他后来坚定地维持了绘画这项事业。1889 年,这一年毕加索八岁,他画了一幅《斗牛士》。实际上,毕加索的绘画技能很早是从泥地里开始的。他的这种作画能力让姐妹们十分惊讶,她们随意地指定动物身上的某个部分,他都能精准地画出来,或者用剪刀在纸上剪出来。毕加索几乎随时都在画画,特别是在学校里。他没有努力学习算术、写字那些一般的课业,而是把精力都放在画画上。因此,毕加索在此后的一生里,始终把字母拼得乱七八糟。然而, 他在学校里倒是察觉到自己跟一般学生的不同,他不喜欢受到一般规矩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喜欢那种不看书本、整天画野牛、总是凝视窗外的学生。在当时,城市的学校里有很多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难免会受到老师的责罚。然而,毕加索不同,他总是迟到,喜欢盯着时钟等下课的时间到来,也喜欢玩弄从父亲那得到的画笔。但是,他并不是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另一个不同层面的学生,虽然表现与众不同,但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喜欢他。即使有时他独自站起来走出教室乱逛,他们也不会抱怨和跟着模仿。数学让毕加索特别头疼,甚至连时间也是如此。一次姑父问他什么时候下课,准备接他回家,他回答:“一点。”因为他认为“一”是数字里的靠前个,一点也是离现在很近的时刻。对于儿子在课业上的落后,荷塞并不在意。他知道儿子的兴趣在哪里,事实上,他对于儿子的天才还很高兴,他经常教给儿子绘画的技巧。荷塞本身继承了西班牙传统写实主义,因此为儿子提供了扎实、严谨的技巧。在毕加索那个年龄,他还不能区分出技巧和目的之间的不同,只是很好热爱画画,并且十分有灵性。荷塞对自己的手法很好有信心,因此那段时光可以说是父子二人很愉快的时光。有些孩子有画画的天赋,到七八岁时却消失殆尽,而毕加索并不是这样。他的画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他的天分也没有被早熟的技巧抹杀,因而能够在意识中潜伏下来,并且在他青春期时复活,并伴随他艺术的一生。毕加索晚年的一些作品开始呈现孩子气,可见他的那种纯粹、新鲜的孩童般的天分始终没有消失,即使多年后仍然能够通过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来。对一个孩子来说,马拉加的生活是永恒的:狭窄的房间、无法逃学的学校、不断的绘画、星期天的人潮、穿着新衣的家人、一群光鲜的年轻人、皮肤黝黑爱笑的姑娘、数不清的朋友,还有永远温暖的太阳,这些加上近在眼前的海洋和阳光,组成了毕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