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政法学视角的马克思法哲学研究

行政法学视角的马克思法哲学研究

  • 字数: 15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房香荣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981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学和哲学是具体科学与抽象科学的关系。法哲学是包括行政法在内的部门法建构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规则;法学学科只有走向哲学,才能趋于理性、完善和成熟;马克思法哲学也是通过对法学及具体部门法的规制,从“解释世界”走向“改变世界”。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本书重点从行政法维度对马克思法哲学的发展史、马克思“法的起源”理论,以及马克思法治学的本体论、辩证法和价值论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指导我国行政法学学术研究及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房香荣,女,山东巨野人,博士。西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陪审员,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专家等。主要从事行政法学、马克思法哲学、教育法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一般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点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创新团队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l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6部。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生成

一、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二)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产生的政治法律条件

(三)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二、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二)孕育阶段

(三)脱胎阶段

(四)成熟阶段

三、法的唯物史观考量

(一)法的起源

(二)法的基础

(三)法的本质

四、马克思法哲学在中国

(一)中国法学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血统

(二)对中国行政法学的指导

第二章马克思法哲学历史观的行政法学维度

一、法何以可能——“政府必须守法

(一)起源:“法没有自己的历史

(二)基础:“市民社会

二、法的演进——从“控权”到“平衡

(一)演进的动力:“经济基础的变迁

(二)演进的方式:法的“量变”和“质变

三、法主体的变迁——从“现实的人”到“生态人

(一)马克思“现实的人”之法哲学意蕴

(二)各种类型“人的模式”之探索

(三)“生态人模式”的设计与证成

第三章马克思法哲学本体论的行政法学维度

一、法的本质属性——从“规范行政行为”看

(一)调整对象:“行为是法律专享依据的东西

(二)本质:“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

二、法的功能——从“公共秩序”看

(一)规范:“法律作为命令

(二)惩戒:“公众惩罚是用国家理性去消除罪行

(三)秩序:“法律上的井然有序

第四章马克思法哲学辩证法的行政法学维度

一、法与经济——从“生成变化的源泉”看

(一)法:“经济之流

(二)经济:“法之源

(三)法与经济的“谐调”:“源流互济

二、法与政治——从“形式与内容”看

(一)法:“稳定形式巩固下来的政治

(二)政治:“有规则和有秩序的形式

(三)法与政治的“和谐”:“依法行政”、“政治文明

三、法与道德——从“强制与非强制”看

(一)法:“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二)道德:“法的传播标准和推动力量

(三)法与道德的“互补”:“法律思维之博弈

四、法与习惯——从“成文法与非成文法”看

(一)法:“制定法所认可的习惯

(二)习惯:“制定法的预先实现

(三)法与习惯的“习惯”:“习惯之所以合理是因为

习惯已成为法

第五章马克思法哲学价值论的行政法学维度

一、法的价值取向——从“平衡公私权”看

(一)眼前利益:传统行政法的价值诉求

(二)可续发展:现代行政法的价值诉求

二、法的价值理念——从“程序与效率”看

(一)自由理念:“一种权利

(二)民主理念:“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

(三)利益理念:“法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三、法的价值实现——从“法的运行”看

(一)行政立法:“揭示和表述法律

(二)依法行政:“行为合乎法律、尊重法律

(三)权力制衡:防止“走人歧途、政府腐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