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毛泽东与红色卫队(全2册)
字数: 7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 陈冠任
出版日期: 2018-10-01
商品条码: 978750984798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768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11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毛泽东一生波澜壮阔,恢弘壮丽。爱他、崇拜他的人不少,仇恨、要杀他的敌人也不少。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的安全警卫一直是党中央的一件大事。然而,他多次身历险境而毫发无损,多次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而安然无恙。这一切,除了他本人的大智大勇外,还要归功于他身边那支神秘骁勇的警卫部队。
陈冠任著的《毛泽东与红色卫队(上下)》以翔实的史料、精彩的故事记述了警卫战士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历史时期,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护卫领袖毛泽东,并与毛泽东建立了亲密无间感情的历史。
作者简介
陈冠任,著名畅销书作家,搜狐自媒体专家团顾问,今日头条订阅号、快报企鹅号作者,出版《十大王牌军》《国民党十大王牌军》《蒋介石在台湾》(1―5)《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首都周围的八大集团军》等作品。
目录
上
第一章 井冈山燃起了烈火
1.“毛主席去干这么大的事情,至少也得带一个连的卫队啊!”
2.特务连是罗荣桓带过来的湖北农军
3.毛泽东总被战士们拉去当挑夫,师部决定给他配警卫员
4.“总有一天,我们要打下穷人的天下!”
5.袁文才把自己的贴身保镖派给了毛泽东
6.特务连长当了排头兵,副连长带人睡在毛泽东床周围
7.毛泽东带着三杆枪竟然救了一个团
8.毛泽东的警通员,却是“书童”“挑夫”
9.点名、缴枪和识字
10.毛泽东把爱哭、流口水的马夫也归入了警卫员之列
11.毛泽东把驳壳枪交给警卫员,从此没见他挎过枪
12.此杨梅生非彼杨梅生
13.龙开富为毛泽东取报纸有功,但入党没通过
14.考试、让马和杨梅生受伤、鸡汤宴会
15.起义过来白勺“双枪兵”,成了保卫前委的特务营
第二章 征战岁月
11.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警卫班紧紧护卫着毛泽东
12.毛泽东生平唯一的一次战场冲锋,警通排排长负伤
13.毛泽东落难又历险,身边只剩下一个警卫班
14.强攻上杭城,毛泽东的老警卫员杨梅生第一个登城
15.小长工大年初一获救,一见毛泽东就被改了名字
16.吴吉清违反纪律,毛泽东没有批评他
17.井冈山骤变,李根勤还是当了红军
18.“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嘿嘿,就是在我那少不更事的呼噜声中写成的。”
19.“打了胜仗吃饭才更香!”
10.警卫部队一分为二,总前委特务队和总司令部警卫连各司其职
11.短短五天连打两个胜仗,特务大队“鸟枪换炮”
12.反“围剿”胜利后的“得意忘形”
13.反“围剿”战中的轶事
14.第三次反“围剿”,一盘成危局的棋又活了
第三章 意想不到的转折
1.警卫班与毛泽东“斗智斗勇”――被毛泽东化解
2.“上山教书,下山解围,能文能武。”
3.“土包子”进了漳州城,怪事百出
4.毛泽东为陈昌奉写家信
5.毛泽东的心情越来越沉重,终于病倒了
6.毛泽东派警卫员送来拯危之策,博古却没有理睬
7.长征,毛泽东自己找去才走人的
第四章 长征路上多艰难
1.“不磨不炼,难成好汉。”
2.“进了苗族区,简直是入了禁区。”
3.历史开始新的拐弯了
4.警卫员火线入党
5.“贺大姐,怎么也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6.毛泽东第一次处罚“偷懒”的警卫员
7.“我不行了,把药留下,你们继续前进吧!”
8.上下雪山都有警卫战士晕过去
9.毛泽东“与山妖大战三百回合,治好了陈昌奉的魔怔”
10.毛泽东救了吴吉清,却没救得了戴天福
11.观战“切尾巴”
12.直罗镇之战:“老牛”死在老牛湾
第五章 陕北的战斗岁月
1.老警卫员们被毛泽东派去学习或到战斗部队
2.“要是老乡问我是什么人,就说我是你们的老板好了。”
3.“我是给哪位主席当警卫员呀?”
4.“他们来了,你不愿意走,他们咋办?”
5.“毛主席,比神仙还伟大,他们敢动么?怕遭雷打!”
6.“这回把他逮住,非得好好地整治整治他不可!”
7.特务把吴吉清送进太平间,毛泽东第二次救了他的命
8.毛泽东问道:“龙开富怎么没来?”
第六章 抗战,抗战
1.康生组建中央警卫教导队
2.毛泽东“写一本书,烧掉一只棉鞋”
3.江青说:“我和你爸爸结婚时,我不回信,他就不走。”
4.毛泽东坐骑的故事:大黑洋马、卡车和小黄马的历险之谜
5.警卫员一顿瞌睡,毛泽东“招安”了一名国民党县长
6.毛泽东与江青结婚后不久就遭到大空袭
7.吴吉清说:“毛主席救了我三次命,这次还怕?”
8.“跟着毛主席,你还怕学不了习习,提不了高高?”
9.毛泽东搞生产,感动了很多人
10.保姆被警卫战士杀害,毛泽东夫妇没有对其父母回避
11.中央警备团成立不到十天,毛泽东就和团长较了一次真
12.“主席不喜欢别人拿他的碗去盛饭”
13.毛泽东为警卫战士张思德发表《为人民服务》
14.党的七大召开期间发大水,冲垮了桥梁
下
第七章 重庆谈判前后
1.“一虎二龙三鼠,为毛泽东护驾”
2.毛泽东那顶著名的盔式帽曾五易其主
3.“毛泽东来重庆谈判,还带上了三叔,太自私啦!”
4.重庆惊险:“想不到重庆市民对主席也这么热爱!”
5.“我们的‘一虎二龙三鼠’,在重庆没有当小老鼠,全是龙虎般的人物!”
6.重庆谈判之后发生的变化
7.“昌奉,去了山东,记住给我写信啊!”
8.阎长林来到毛泽东身边,第一次坐上了汽车
第八章 转战陕北
1.“必要时就抬,几个人一上,就把他抬起就跑。”
2.毛泽东只要带一个班留在陕北
3.老乡的转变和小馒头引发阎长林的“两道纪律”
4.“毛泽东还在陕北!”
5.“过去的军队欺负咱老百姓,现在咱老百姓倒打起军队来了。”
6.毛泽东赌气非要看到敌军才撤,周恩来不得不派汪东兴“代看”
7.“别看我们人少,多么强大的敌人,拿毛主席思想就能打败它!”
8.“难道我住在这里,就该让老乡爬窗子进出吗?”
9.陈赓要给手枪连送150支枪,被毛泽东拦住
10.毛泽东信守了自己“决不过黄河”的承诺
11.因为江青与警卫排长吵架,李银桥来到了毛泽东身边
12.毛泽东告诫说:“以后不要说我病了。”
13.毛泽东教导战士们遵守群众纪律
14.新战士竟然不相信自己的部队是中央警备团
15.“停,停,快停,不要炒菜了!”
16.“这哪是青马呀,分明就是一条青龙啊!”
17.警卫排长万万没料到:姑娘比自己要聪明一万倍!
18.城南庄历险:炸弹掉在毛泽东跟前都没爆炸
第九章 从西柏坡到北平的岁月
1.警卫班大换血,邬吉成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和江青吵了一架
2.“在战争中没有牺牲,在和平环境里被压死了,多可惜呀!”
3.集体会餐变成了集体中毒,中央警备团不再在节日会餐了
4.给毛泽东织毛衣、毛裤不成
5.护送江青回山东老家葬母
6.“嘿,等南京解放了,主席也许还得给酒喝。”
7.进城路上:“没有我们领导的命令,就是毛主席来了也不行。”
8.小战士炝葱花的香味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9.傅作义的警卫团冲击香山,一个营溃散一个营失踪
10.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私自离开医院受批评
11.毛泽东罚站警卫员,他们一动不敢动了
12.“毛主席失踪了!”
13.卫士班“二李”陪同毛泽东参加开国大典
第十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
1.买不到火车票,毛泽东的弟弟要在车站“扎营”
2.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警卫工作由斯大林卫队负责
3.警卫员巧化“衬衣当了孩子尿布”的窘境
4.出兵朝鲜才区区一个月,毛泽东的长子就牺牲了
5.阎长林不同意江青提拔卫士组副组长,愤而走人
6.随江青下乡搞土改
7.“你们抓没抓着老虎?”
8.毛泽东化解卫士和江青的矛盾
9.毛泽东还笑呢,只说了一句话:“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10.新组建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叫“8341部队”
11.“你们把我‘万岁’的苹果吃掉了,味道怎么样?”
12.为了游长江,毛泽东力排众议
13.“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并不可怕。”
14.警卫们就希望毛泽东多吃点鸡鸭鱼肉
第十一章 新的艰难
1.随同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两位警卫员各有收获
2.毛泽东说:这就是农民的口粮啊!
3.“有什么问题没有?不要只说成绩,我想知道有什么问题没有?”
4.“他还是过去的主席,非常本色。”
5.毛泽东突然大喊:“李银桥,你是干什么的?”
6.“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7.庐山会议,到底发生了什么?
8.“如果不是公安局长及时送来结婚证书,
我们还犯了非法同居呢!’,
9.一度因为吃红烧肉和江青分锅吃的毛泽东七个月没吃过肉
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11.“应该说,是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第十二章 风云岁月
1.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路上,睡在县委办公室
2.毛泽东和“二王”的趣事
3.“一出门就被包围了,想回也回不来了!”
4.毛泽东穿着借来的军装登上天安门,检阅百万游行队伍
5.毛泽东警卫部队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戴毛主席像章
6.毛泽东在九大代表名单上删去女儿的名字,补上了一名警卫干部
7.陈昌奉“救”了邓小平,汪东兴没发现林彪的“玄机”
第十三章 与林彪的斗智斗勇
1.庐山会议上汪东兴写了检讨书
2.“中央办公厅的主任,不经过我的批准,谁也不能换。”
3.毛泽东一路与人谈话、唱《国际歌》,警卫队长不知何故
4.视察南方路上的惊险:毛泽东的专列一路闯关而过
5.中央警卫团紧急应对林彪逃跑
6.“你接触林彪才两次,我和他的来往比你多”
第十四章 最后的时光和身后事
1.毛泽东休克,护士长吓得大喊:“快来人呀,快来人呀!”
2.“你挡了不对,挡不住也不对”:一中队队长两次做检查
3.毛泽东的有情和无情
4.毛泽东的健康状况让战士们十分焦虑
5.临危中还有一次危险的迁移行动
6.毛泽东没留下任何遗书,也没向人交代过一句遗言
7.陈长江率领一中队继续负责护卫毛泽东遗体
8.画上了一个沾满泪水、满是悲痛的句号
摘要
5.袁文才把自己的贴身保镖派给了毛泽东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领部队由三湾出发,下午到达宁冈县的古城镇。
宁冈县是井冈山诸群山中的一个偏僻小县,历来天高皇帝远,是穷苦农民结义啸聚之地。此时,袁文才和结拜兄弟王佐各率一支农民绿林武装,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互相呼应,杀富济贫,“吊”财主的“羊”,是宁冈势力最大的武装,在当地颇得民心。
当晚,毛泽东在古城文昌宫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前委委员、部队营以上干部、永新县委负责人刘真和宁冈县委负责人龙超清及袁文才的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连开三天,最后决定联络袁文才、王佐两股农民绿林武装,争取以宁冈为中心来建立根据地,在井冈山“安家扎寨”,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
会后,毛泽东带着余洒度、陈浩、宛希先等人,前去茅坪大仓村会见袁文才。
袁文才是当地一位传奇人物。他原名袁选三,是茅坪马源村人,因为家境穷苦,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书。19岁时,他的新婚妻子被财主儿子霸占。穷人做啥事都败兴。因被人讥笑,他再去永新县禾川中学读书,以谋出头之日。谁知事不如愿,父亲病故,他不得不中途辍学。更被人讥笑。于是,一气之下参加了绿林武装――胡亚春的马刀队,担任胡的参谋长。1926年秋,马刀队在中共党员龙超清等人的联系下被县长收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9月,在北伐战争的影响下,袁文才在中共宁冈县支部领导下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宁冈县人民委员会,龙超清为主席,袁文才任常务军事委员,主管军事。农民自卫军建立后,袁文才任总指挥,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赣州事变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强令袁文才缴枪。他拒不缴枪,反与龙超清、刘辉霄等人率领农军上了茅坪大山。7月,根据党的指示,袁文才又会同王佐部和王兴亚安福农军打开永新县城,砸开监狱,救出关押在此的共产党员贺敏学等100多人。三支部队成立赣西农民自卫军,王兴亚为总指挥,袁文才、王佐为副总指挥。后敌兵反扑,袁文才率部保护中共永新县委王怀、刘珍、贺敏学、贺子珍等人撤回茅坪。朱培德先后派兵进山“追剿”,几番被他们打得折兵损将,不得不灰溜溜地退下山,只留下连长李朝阳代理宁冈县长。李朝阳比前任精明,改“剿”为“抚”,与袁文才讲和,请他出任县保安团团总,并担任宁冈与湖南酃县、茶陵三县和平委员会军事委员。袁文才受了“招安”,但仍住在茅坪,在白色恐怖之中保护着贺敏学、贺子珍等共产党员,并保存了60多条枪。
当袁文才接到毛泽东从三湾送来的联络信后,喜忧参半,心想大革命失败了,国民党到处捕杀共产党,毛泽东何以还能带着上千人的队伍到井冈山,会不会又是国民党“追剿”的诡计?就算是党领导的部队,会不会像历朝的绿林那样“大鱼吃小鱼”,吃掉自己?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两手准备,一面回信毛泽东,约他到大仓村村民林风和家会面,一面暗中令亲信李筱甫、周桂春等人在林家四周布下伏兵――若对方心怀叵测,则先下手为强。
清早时分,毛泽东带着五人,骑着马,如约从山嘴小路出现了。他没如袁文才想象的那样,带着部队或全副武装的卫兵护队,杀气腾腾。这让袁文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五人快到桥头时,一人率先下马,其余四人也跟着下马,徒步走来。最前头的人身材高大,却有些单瘦,衣服破旧,也没带武器,步子迈得较大,但一跛一拐的。袁文才立即迎了上去。
见袁文才来迎,那人快步走上前,伸出一双大手:“你就是袁总指挥吧?”
袁文才急忙伸出手:“你是……”
来人放声大笑:“我是毛泽东!我们都没有食言,如期相会了!”
“欢迎欢迎!”袁文才也笑了,“幸会幸会,毛委员,请进村!”
P25-2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