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谁是下一个乔布斯 寻找、留住、培养创意天才的秘密

谁是下一个乔布斯 寻找、留住、培养创意天才的秘密

  • 字数: 9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诺兰·布什内尔,(美)吉恩·斯通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9454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乔布斯前任老板的选人、用人、留人之道 诺兰·布什内尔不仅仅是乔布斯的启蒙导师更开启了他的创意职业生涯。在书中他回顾了乔布斯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用30年的管理经验总结出用人、留人的51条黄金定律。想要招到合适的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这本书将给你启发。 写给管理者的全新指南,HR不可错过的灵感大全 面对逐渐多样化、个性化的候选人应该如何甄别和管理?短短的面试时间可以做出明智判断吗?怎样减少员工的流动保持团队的稳定……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案例揭秘他为人称道的独特管理方法。这本书将为管理者特别是遇到瓶颈的HR提供新思路。 打破选人、用人的“天花板”,颠覆你的惯有思维 阅读书单暴露了求职者的创意潜能?地下室的火车模型会成就一名优秀工程师?如何识破应聘中的“伪装者”?看似不相关的爱好和习惯的背后其实大有文章……作者以自己几十年的用人经历直击选人、用人要点。特别针对当下越来越多样化的求职人群,帮你厘清思路、迭代传统管理方式,颠覆你的传统思维。
内容简介
商业帝国瞬息万变,要想屹立不倒,拥有一群有超前创新思维的员工无疑是有力的保证。但是如何才能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下,在众多人才中找到你想要的那一个?如何从一众应聘者中发掘创意型天才?如何才能发现并留住充满创意的员工?
作为乔布斯的第一任、也是专享一任老板,布什内尔在过去从业的50多年,发现并启发了乔布斯,同时他还开创了多位创新型精英的职业生涯。他寻找、留住和培养创意天才的秘密一直为人们称道和好奇。
在这本书中,他直言不讳,开诚布公,用坦率的言语、敏锐的洞察力和幽默的故事全面介绍了用人精髓,同时为领导和雇主打开了全新的用人思路。书中还为招聘和用人提供了很多具体且实用的方法。比如提出哪些问题才能鉴别应聘者拥有“超能力”?面对一个令人讨厌的员工,应该如何取舍?怎样才能让员工的潜力发挥到很好……书中那些绝妙的方法和点子将颠覆你的惯有想法,使你脑洞大开。此外,书中还爆料了乔布斯在职场“小白”阶段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对于迫切想要招到或者留住创新型人才的公司,以及那些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的团队,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启迪、挑战和惊喜。
作者简介
诺兰·布什内尔,技术领军者、企业家和工程师,雅达利公司创始人,推出革命性的电视游戏《Pong》,被誉为“电子游戏之父”,同时开创了集快餐、游戏和娱乐于一体的经营方式。
目录
引言V
I寻找并聘用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1/把工作空间变成公司的广告003
2/采用灵活的点子009
3/富有创意地做广告012
4/招聘有激情和肯投入的员工016
5/无视证书020
6/寻找爱好023
7/将员工作为资源使用027
8/避免复制品029
9/聘用讨厌的人032
10/聘用疯子034
11/找出被欺负的人040
12/寻找潜伏者043
13/询问读书情况045
14/启航049
15/聘用眼前的人051
16/梳理推特055
17/拜访创意群体057
18/小心伪装者062
19/问古怪的问题066
20/进行深入的面试070
II留住并培养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21/庆祝077
22/建立某种程度的无政府状态082
23/鼓励胡闹086
24/臭鼬行动089
25/培育公平093
26/隔离096
27/支持坏主意100
28/庆祝失败102
29/需要风险106
30/奖励失败112
31/导师114
32/把员工视为成年人119
33/建立创意链122
34/建立创意空间124
35/选定一个演示日127
36/鼓励多动症129
37/预装载132
38/学习创意性对话135
39/思考玩具137
40/压制唱反调的人140
41/写下反对意见143
42/将创意人才带进创意空间148
43/为有钱人造东西152
44/每时每刻都在改变155
45/掷骰子157
46/回避流程160
47/随意浏览维基百科164
48/不要依赖会计167
49/创造随意的假日169
50/糅合在一起172
51/去睡觉吧174
结论177
致谢183
摘要
    此时,他的新公司—苹果已经非常成功了,销售额可能只比1 亿美元少一点,但是和雅达利或者查克芝士赚的钱相比还差得很远。在1980 年,雅达利能带来差不多20 亿美元的销售额,查克芝士差不多有5 亿美元。我那时还不认为自己拒绝拥有苹果1/3 的所有权是件太糟糕的事情—虽然我现在开始认为那最终可能会是一个错误。 我很为史蒂夫感到骄傲,觉得我的帮助也是他成功的一部分原因。雅达利帮了他不少。比方说,我们向他提供计算机配件,允许他以成本价购买微处理器—事实上,早期苹果公司几乎所有的部件都来自雅达利,而且(雅达利)没有加价。再者,苹果公司调制器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备,能让第二代苹果电脑连接电视机,这一产品也是基于我们已有的设计。 “看到这么多创意真是妙极了,”他说,“这么多人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且显然是以此为生。”他详细地谈到历史上巴黎作家和艺术家的沙龙。然后他补充道:“计算机会让更多的人变得富有创意。” 在这段时间,史蒂夫开始将计算机看作我们“大脑的自行车”。“你看那些跑得最快的动物,人类并不在其中,”他说,“除非你给他们自行车,那人类就能赢得比赛。” 城市的建筑也让他着迷,他在这些建筑中看到的是设计上的简单和统一:很多都是7 层或者8 层,用类似的黄石建造,散发出来的优雅和一致给人的脑海中注入一种和谐之感。 要我想象巴黎如此简单和统一有点难。但史蒂夫的观点是,你可以背着降落伞降落到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并认出你不在别处而是在巴黎。“能让你做到这点的城市不多,” 他指出,“这里的建筑为整座城市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签名。” 巴黎的简单是他想让苹果公司模仿的某种东西。 边走边聊了一整天后,我们再次坐到咖啡店里。我点了一杯卡布奇诺而史蒂夫点了一杯茶—他是个老茶客。我问他:“你觉得苹果公司做得怎么样?”他坦承自己担心公司还不够有创意。他对现在的产品不满意,还想知道下一波计算机会“长”成什么样,新潮流又会带来怎样的新创意。 “你到底是如何想象出‘下一个大事件’是什么的?”他问道。 我回答道:“你必须清楚地知道发生的一切,开放心态去适应它。拿你的情况来说,你要做的是去发现人们喜欢的是主机最近更新的哪些方面—价格对主机来说不是问题,要想出一个方法让这些东西变得既便宜又容易被获得。” “对,那正是我在做的。”他回应道。他告诉我这正是当时有着最很好水平的第二代苹果电脑所要做的,“让计算机的能力可以被理解”。我表示赞同。从很多方面来说,第二代苹果电脑系统比10 年前的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主机系统要强劲得多。 史蒂夫和我讨论了很多其他与计算机相关的话题,从处理速度谈到16 位架构。最重要的是,我们试图预测未来。史蒂夫接近沉浸在苹果产品的更新上。“我们如何能在这场游戏中保持领先呢?”他想要知道答案。 我说:“你要想出办法把自己置于未来,然后问自己‘我想让我的电脑做什么’,再问自己‘有哪些事情它现在做不了,但我真的想让它去做’。” 他点点头:“我们正尝试这么去做,但是不容易。要找到能这么想的人太难。” 他也坚信他的竞争对手一直在模仿苹果公司,他愤怒地说:“整个计算机领域到处都是寄生虫,随时复制我们推出的任何东西。” 我告诉他,模仿是赞美的一种形式。他也表示理解。 然后他叹了口气:“所有人都指望我想出所有的想法。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公司,这样可不行。” 他接着解释道,他需要公司产生更多的创意。我们都意识到创新是未来的关键,创意源自苹果公司所有人的才华, 不仅仅只是来自那位最上层的人。 我当时就意识到,史蒂夫·乔布斯本人相信,他不得不找到替代自己的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这天的其他时间都被我们花在了讨论与创意相关的问题上。那时,我给史蒂夫提了很多建议,他记下了不少。我一直在想,我也应该将它们写下来,编成一本书出版。 现在已经是30 年后了,我做到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