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应知不染心

应知不染心

  • 字数: 3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黄丹丹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96509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部散文集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等作品的精品选集。全书共收纳123篇散文、随笔,以“浅行漫语”、“旧事如茶”、“执迷而乐”、“花开花落”、“且以喜乐”、“淡写流年”、“遇人有淑”、“爱已成歌”为题分为八辑。以恬淡自然的文风记录旅行见闻、风物人情及日常生活的小片段,在书写生活感触,以细腻的笔调令生活实景再现的同时,这些文字里蕴涵哲思,往往小故事里藏大智慧,浅白处富有禅意玄机。作者以轻松自如的手法描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看似平淡,却如山泉一般,缓缓地往心中渗透,令人很终被那些细腻的情感与缜密的思考打动,并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清净。
作者简介
黄丹丹,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淮南市作协副秘书长,寿县文联常委,寿县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结业。发表作品百万字,散见《清明》《安徽文学》《诗歌月刊》《时代文学》《散文》《名家名作》等文学期刊。有小说被改编成影视。文字入选多年度选本。
目录
序:一树桂花妆晴色/舟扬帆
第一辑 漫行浅语
素走古城(外两篇)
济州岛,一场意外的相遇
沉梦凤凰
有山日霍
远方的鄂尔多斯
探荷
谒明皇陵
寨若天堂
大美肥东
幽游记
百里长安谧于世
旧西递,老楹联
第二辑 旧事如茶
旧事如茶
一树桃花一束诗
似水年华的追忆
致我们终究逝去的村庄
午后,外婆的慵懒时光
蔷薇旧事
巴赫,巴赫
第三辑 执迷而乐
消暑帖
了憾记
天黑之后(外一篇)
缘于等待(外一篇)
素日可待
执迷而乐(外一篇)
书为酶
作又怎么了(外一篇)
留白(外二篇)
等待是一种守护
止步极限
活着是不断充盈的过程
得未曾有(外一篇)
大道2016
淡极无痕
第四辑 花开花落
植物志
世有桃花
花事辑
蝶婴(外两篇)
古城春色
四季如诗
花开花落
美丽心情(外一篇)
消失了的野蔷薇
味道
永远的瑜伽
雪之集结(外一篇)
泡沫
芜园杂记
第五辑 且以喜乐
好童话从来不骗人
读画记
星空依旧
寻躲在时光中的自己
旧时光里菖蒲新
都市,浮华深处的虚妄
此去经年
品赏《白马集》
一个人的天荒地老
好诗歌的况味
寿州这部书
哗世的回声
思无邪
治愈与救赎
2016,大事记
白话或私语
第六辑 淡写流年
立春帖
焦虑的缘由
别人眼中的自己
云偶尔的投影(外一篇)
为你而战
丢失记
能饮一杯无
甜是一剂药
双城记
淡写流年
蔓时疏情
遭遇“飞车党
跌跤这件小事
懒散协会会务记
阡陌交错
和女儿斗嘴(外一篇)
清欢
贪欢(外一篇)
关了朋友圈
在途中
盘点
第七辑 遇人有淑
玩家主笔
陶人
胸藏山河写晴岚
丹青若
女人帮之娇教练
业余小说家流冰
酱墨者记
别样荷
有师无邪
追梦人
影人老梦
淡然诗意的生活
花为媒
如果云知道
睦邻如亲
白夜当歌
第八辑 爱已成歌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巷里春深
生日帖
我的凡人老爸
母爱如茶
好看的时光
亲爱的小孩
你的人生我欣赏
写给十岁的你
远去的背影
停,反正我又说不过你
郁闷的小孩
我檬超萌
白衣飘飘的少年
爱已成歌
今非昔比的爱情
老炮儿引出的闲话
两个人的元宵节
后记:春天花会开
摘要
    走过小巷
     每天,上班途中,总要穿过几条小巷。寿州的巷子,窄长而古老,有着浓浓的市井味儿和厚厚的岁月沉淀。
     喜欢步行,双脚踏着小巷那高低不平的路面,路面有青石的,有水泥的,也有水泥被磨去了后仅剩了小石子路基的。我穿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走在这巷道上,窃窃地带着那种小女孩跳格子的心情,特别享受!从家到单位,步行十五分钟,朋友都问,为何不开车或者骑车?我只浅浅答:喜欢走路。其实,我喜欢的不仅仅是“走路”,还有看风景。小巷风景,准确说更是小巷风情。
     寿州的小巷,是人情味儿很重的地方。早上,倚着墙角喝着稀饭的老人,碗里就两颗新腌好的蒜子,他也问边上那个掰着白面馍馍的老人要不要夹上一个放馍里。彼此都不客套,掰馍的手这就伸碗里捞一蒜头出来,咬一口还说:“这蒜哪有你老嫂子腌得好?”说罢一口吃了那蒜却又道,“也不多弄点!死抠!”听这样的对话,于我,像是看场老电影一样精彩。
     巷子里还有一口井,古老的井,井台早被磨得溜光,井边总有一位老太太,穿着花绵绸的衣裤坐在一把老竹椅上,边上一根龙头竹拐,她不时拿那拐杖敲敲井沿,口中还念念有词。妈妈说,她接我女儿放学的时候特别喜欢走这条小巷,因为那里的场景让她感觉像是回到了童年,那位老人就像她的老祖母一般安详。
     小巷里安宁而淳朴,吱呀呀的木门一开,就有不怕人的猫狗窜出,它们也不走远,就慢吞吞地踱着步,你看它们,它们也看看你,毫不戒备的姿态,让你觉得安然。小巷里的人彼此间特别熟络,中午下班时,总见这家的主妇跑那家厨房里拿上一棵葱,那家的主妇正被孩子缠着,忙央隔壁的过来帮她把锅里的肉给翻翻。彼此亲热,一派和谐。
     在小巷里走着,总能发现些不寻常的风景。你看,那谁家居然用了装薯片的纸盒种兰花,兰花居然还生得格外茂盛。那又是谁家,还在废旧的白陶瓷面盆里种了辣椒,而那辣椒也硕果累累的!更艺术的是,我居然在一个墙角处发现了一棵丝瓜,那丝瓜爬了一墙,开了亮黄的花,结了细长的瓜,细一看,您猜怎么着?人家居然是长在一个啤酒瓶里的!
     寿州的小巷,如若经络,这里存着寿州的古老记忆和古色古迹,流着古寿州很原始的血脉。居于寿州,不走巷子,何以体会身为寿州人的乐趣?
     落叶错
     银杏叶已落尽,一千三百七十九岁的银杏树穆然立在一千三百八十二岁的寺庙里并不萧然。我,却为错过这一季银杏叶落的华美,在树下抱憾不已。 早就与友人相约,待到银杏叶黄时去报恩寺拍片子。报恩寺据传是唐玄奘奉敕于唐贞观年间建造的寺庙,它坐落于寿县古城的东北隅,在第二进院中那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前,两株建寺十二年后栽种的银杏树经历了千年风霜,依旧春华秋灿。尤其是晚秋时节,那满树的叶子慢慢变得金黄。风过,叶子如蝶般蹁跹而下,落在生有茵茵青苔的砖石地上,有一种莫名的幽美。一片片叶子就这么随风而落,落得满地金黄璀璨,成为小城独特的风景,被定格在小城摄影家的镜头里。我见了,忍不住期待,想这一季定不能错过美景。
     从家到单位,日日经过孔庙。孔庙的两株银杏立在街边,引我投过去无数注目礼。叶子黄时,我自然知道。和友人说,去拍片吧,她无暇。之后便是一周连绵的雨。雨停了,她说,去拍片吧。我却浸在一篇文章里,没有心情做其他的事。就这样,又一周过去了。周一,两人终于有了时间,沿着河走过城墙,走进小巷,走向报恩寺,不料却吃了闭门羹。方知寺庙早三点开门,晚三点闭门。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