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 字数: 36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杨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954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讨论了文学史写作本身在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作为现代学术规范组成之一,其产生的过程及实践中涉及的各种关键概念,比如分期、与历史写作的关系,对于家国认同的强化,还有中国的文学研究语境下特殊的一些议题,比如文学性、个人性、日常生活等。通过分析文学史本身的建构性,作者也解释现代学术体制的建构性。正如作者在阐述中不仅仅借助了文学领域的知识资源,还广泛涉及文化史和当代哲学,这本书的启发意义也不限于文学专业,而是对理解普遍的人文学科的现代建制都有帮助。
作者简介
李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光晕——文化政治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即出)等。编著有《读电影——经典艺术电影》《读电影——很新艺术电影》《深圳新文学大系》等。
目录
导论“知识考古/谱系学”视阈中的文学史问题1
第一节从“重写文学史”到“知识考古学”与“知识谱系学”2
第二节“知识”与“文学性”14
第三节“知识化”与“价值评判”23
第一章“文学史”与“历史”31
第一节“历史”之建构33
第二节“历史”宰制下的“中国文学史”写作45
第三节“历史”宰制下的“中国新(现代)文学史”写作69
第二章“文学史”与“制度”106
第一节制度转换:从“天下中国”到“民族国家”112
第二节“文学史”的功能125
第三节制度规约下的“文学史”写作137
第三章“反文学史”命题150
第一节没有晚清,何来“五四”151
第二节没有“现代文学”,何来“古代文学”170
第三节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179
第四章“左翼文学”的“现代性”191
第一节没有“五四文学”,何来“左翼文学”198
第二节道德批判与知识反省——以巴金《随想录》为例219
第五章几个“关键词”267
第一节“文学性”268
第二节“个人性”281
第三节“日常生活”295
第六章“中国问题”、“中国方法”与“中国性”315
第一节民族国家框架中的文化认同318
第二节“国学”即“西学”333
第三节“普遍性”与“特殊性”347
第四节“中国性”及其“中国的现代性”362
结语文学的“内”与“外”374
2006年版后记393
2018年版后记39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