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间味道

人间味道

  • 字数: 1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李书崇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08602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一本书品完百菜千肴,一本书通晓美食文化。一堂足可传家中华美食文化课。 ? 美食、美馔、美器,色香味俱在。吃出文化,活出精致。 ? 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食之道上升为天之道,将中馈上升为家国,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 ? 流沙河、黎鸣、阮芳赋、龚明德 诚挚推荐
内容简介
《人间味道》是有名文化学者李书崇先生耗数年之功完成的一部美食笔记。详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作为一位生长于成都的美食家,作者目光不仅局限于川菜一隅,而是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本书为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感受美食魅力、领略美食家风采提供了一个上佳范本。
作者简介
李书崇,有名文化学者,作家,性学家。 关注自然、文明、生态、历史等宏大话题。 曾在国内首倡建立性学学科,主持翻译引进了大型学术汇编《性学总鉴》。 主要作品有《性文化简史》《死亡简史》《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等。
目录
001 食之道
005 味之道
011 麦当劳与普通话
017 菜系春秋·鲁菜篇
023 菜系春秋·维扬菜篇
027 菜系春秋·川菜篇
033 菜系春秋·粤菜篇
039 五菜安在
045 何谓五谷
051 说 苦
057 说 臭
061 说 麻
065 恶 食
071 雅 食
077 野 食
083 妖 食
091 豪 食
097 最是家常味难忘
105 昨日盛宴今不再
113 红楼宴上无佳味
123 名人与名馔
133 美 馔
141 美 器
149 美 人
159 美酒·女人
165 美酒·男人
175 美 景
183 食 礼
193 岁时食俗
205 粉食点心
213 餐桌上的君臣配伍
223 至味摭拾
231 茗 浴
241 中馈即家国
摘要
    食 之 道 清人戴可亭任四川学政时,从峨眉山道士习吐纳胎息术,自谓得道,寿至九十有余。客问其养生之事,戴说早起喝稀饭一茶碗,晚上进人奶一小杯,仅此而已。 客疑食此不能饱,戴勃然作色说:人难道需要吃饱吗! 戴其实已经走火入魔了,他的理论自然荒谬可笑,行为亦属丑陋:状若干柴一老翁,天天抱着年轻女子啜奶!此真孟子所说:不得饮食之正也! 读《子不语》,见录蒋用庵等几位高官,在同僚徐兆潢家宴集,大嚼河豚。席间有人突然昏厥倒地,人事不省。众料此必为河豚中毒,急灌粪浆施救,无效。食客人人自危,乃各饮粪浆一大罐以自保…… 其实昏厥者乃癫痫发作,过一阵就好了。同僚们知情后大呕吐,边漱口边狂笑。 前者吃了一辈子饭而不知味,后面几位,暴殄天物之老饕而已,皆有悖食道。 何谓食道?食之道,在人人可得滋养而又人人乐此,美滋美味,终身难弃,几近于幸福。 这是来自天地自然的赐予。上帝创造了人,就必使它生生不息,就必为它的生命过程注入欢乐与快感,譬如食与色,皆同此理。如果这个过程充满了恐怖与痛感,生命早已终结…… 川西平原,田家若具鸡黍相邀,可有石磨豆花。黄豆涨发之后,加少许新鲜青豆一起磨浆,豆花制成,有淡淡翠绿清香;郫县豆瓣剁细下油锅跑酥,口蘑酱油小葱花兑成蘸料。 猪肉选肥嫩软边坐墩儿(臀尖之无尾部分)大转中火煮至六七分熟,晾冷后切片投入锅中,慢爆令其出油,直至肥肉卷成“灯盏窝儿”,下豆瓣甜酱、菜地里现采的蒜苗翻炒入味,使菜色红彤彤油亮亮中,凸现蒜苗青白二色与浓郁蒜香。 珠玉般的新米开锅三次后沥出米汤,上甑子大火蒸;米汤另锅煮芋儿小白菜……这热腾腾的甑子饭就石磨青豆花、熬锅肉、滑溜溜的芋儿小白菜汤,桌上再添一碟脆生生的胭脂色枇杷秧泡萝卜,如此简馔足下笑纳否?惭愧! 若是江左渔家或沪上市井,偶然来客,不及备餐,也许就将小黄鱼洗净,以绍酒、葱姜腌上片刻,上笼屉蒸熟,细心拆下琥珀似的嫩滑鱼肉;鲜笋切薄片待用。 手边如有火腿可以少许切细吊汤(蒸鱼所遗汤汁一并倒入汤中)。待汤滚过二三遍后,捞出姜片葱节,拨入鱼肉笋片,调味,勾薄芡,起锅时稍加醋与香麻油…… 与此同时,老虎灶隔壁档口的生煎馒头刚从铁鏊中铲出,还在嘶嘶作响,一股焦香扑鼻而来。生煎上桌已呈扁扁的吊钟形:上部是雪白的面花盖子,中间已被肉馅鼓成茶色玻璃般半透明,底座金黄色,焦香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吃的时候先小心咬破座子以上面皮,待馅内滚烫的卤汁稍稍冷却方可啜食;吮尽美味卤汁,再沿着座子小口咬一圈令钟盖与底座分离,揭起盖子先吃,品绵韧劲道面香,然后细尝底座上荸荠大小的鲜嫩肉馅,然后挟起底板一咬倍儿脆,然后喝一口鲜美的小黄鱼汤…… 所以在生煎铺里总听见上海人对堂倌吼:“底子要厚!” 上面所说简馔,都在民间。不管它小葱拌豆腐还是炒肝儿对卤煮,是馍泡进了羊肉汤还是羊肉夹入馍当中,皆成幸福要素。 天赋人权,亦赐美食。只要不遇饥荒瘟疫、战争革命;只要社会正常,不起纷乱,人人均可指望享用。此食之道也。民以食为天,故食道通天。民谚:雷不打吃饭之人——此人纵有大罪,也不能在他吃饭时施以惩罚。 可见,食为天下神圣之事。味 之 道 伊尹对商王说: “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味觉的敏感,非语言所能描述。 味,是纯粹的个人体验,英文Taste与这个语辞庶几近之。道,却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是涵盖宇宙万物的秩序框架。味道相融,或曰味被道整合,便成就了中国文化专享的一个特殊范畴——味道。 这是个内涵幽深、外延无边的语辞,可以指人,可以象事,亦可状物。唐人司空图甚至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论诗”——欲懂诗要先知味! 若问味与道如何关联,勉强可说,味对于道,犹如美色之于情致,佳音之于律吕——美人而能解风情,美声而能入旋律。 美食之道即在味道。美食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合于“道”的至味。苦瓜削皮,丝瓜去瓤,陈醋蒸豆腐,蜜糖烧咸鱼,吃也能吃,只是味悖其道,无美可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