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趣味焦虑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趣味焦虑

  • 字数: 1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社
  • 作者: 何畅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98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英国19世纪中产阶级日益壮大的语境中,本书以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文本为中心,考察“趣味”概念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发展轨迹,尤其关注上述阶级焦虑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音乐、美学等)之间的对话,以发现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中产阶级是如何获得自身的文化认同并成为英国19世纪文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共分七个章节,分为上下两篇,即“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私人空间”篇涵盖了阅读、音乐和情感等较为私人的话题,而“公共空间”篇则涉及了风景、旅行和环境保护等公共话题。实际上以“空间”划分章节的设想,颇让笔者踌躇。很终落笔,理由有二。其一、笔者认为,我们不应将“趣味”问题简化为个人品味问题。绘画、音乐和阅读趣味虽看似属于私人选择,却摆脱不了其背后共同的阶级意识。因此,任何一次私密的“趣味”选择都具有“公共性”。这是本书的主要观点。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有一些关于“趣味”的讨论涉及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公共文化运动。
作者简介
何畅,女,文学博士,教授,执教于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和西方文论。代表著作:《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在靠前外非常不错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其中省级重点1项。
目录
绪论“趣味”概念在英国文学中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趣味”概念在18世纪的美学转向
第二节 “趣味”概念在19世纪的文化转向
第三节 “大众趣味”“日常趣味”与“现代性”
上篇 私人空闻
第一章 《月亮宝石》中的科学趣味
第一节 不可靠的“感官事实”
第二节 科学话语
第三节 科学趣味与中产阶级写作
第二章 《女王50周年大庆》中的阅读趣味
第一节 阅读的时代与阅读趣味
第二节 阅读趣味与“文化正确性”
第三节 “文化正确性”背后的“错位感”
第三章 《理智与情感》中的“趣味之争”
第一节 玛丽安的“趣味”观
第二节 埃莉诺的“趣味”观
第三节 “口水仗”背后的文化深意
第四章 《丹尼尔?德隆达》中的音乐趣味
第一节 “坏”趣味与“好”趣味的冲突
第二节 “趣味”冲突背后的文化反思
下篇 公共空间
第五章 “如画”美学背后的阶级符码
第一节 “如画美学”与“如画”热潮
第二节 奥斯丁笔下的“如画”趣味
第三节 美学批判还是阶级批判
第六章 “如画”的趣味――19世纪英国旅行者笔下的风景
第一节 “如画”趣味与帝同叙事
第二节 “如画”趣味与阶级叙事
第七章 自然的“趣味”与英国19世纪绿色公共领域建构
第一节 绿色公共领域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
第二节 湖区保卫运动引发的公众讨论
第三节 圣乔治社引发的公共实践
第四节 《19世纪的暴风云》引发的公众关注
第五节 绿色公共领域与中产阶级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