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 字数: 28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陆韧,马琦,唐国莉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061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之一种。本选题对新石器时期至1949年前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开展研究。本研究分上编和下编:上编“远古至唐宋时期滇池水域变迁与人类活动”,下编“水利时代滇池区域的人地关系”。本选题特别对前人研究较少的滇池河流问题展开研究:(1)滇池河流与滇池变迁的关系;(2)滇池水位下降和水域退缩与滇池北岸和东岸广大的湖盆平原之形成的关系;(3)滇池湖岸成陆的特征及其农田开发;(4)滇池入湖河流是滇池主要的水源,更是滇池湖盆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水源;(5)滇池地区人口来源和滇池开发的关系。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时期云贵高原众多湖盆地区由经济开发、人口压力增大向生态压力转化,甚至生态恶化演进的典型。以滇池流域为地域单元进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滇池流域的历史发展是云贵高原众多湖盆地区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人地关系研究是抓住西南地区经济开发—人口压力—人地矛盾—生态压力—生态恶化这一历史演进过程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并可对云贵高原上与滇池流域类似的众多湖盆地区、云南乃至西南的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陆韧,1955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著有《云南对外交通史》《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高原通途——云南民族交通》《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元明时期的西南边疆与边疆军政管控》等。
马琦和唐国莉系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老师。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滇池水体的自然变迁
第一节 古地质时代的滇池变迁
第二节 历史时期滇池水体的自然变迁
第二章 选择与适应:滇池区域早期人类活动
第一节 滇池附近的早期人类活动
第二节 滇池周围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第三节 滇池贝丘遗址的分布
第三章 滇池与古滇部落及滇国
第一节 庄蹻人滇之“滇”
第二节 滇国之盛与滇国之中心
第三节 滇国时代滇池流域的开发
第四章 郡县制下的滇池区域开发
第一节 汉晋郡县制体系下的滇池开发重心区
第二节 滇池流域的人口构成变化与生产发展
第五章 滇池流域开发重心的转移
第一节 唐宋时期滇池水域的变迁
第二节 南诏筑拓东城与滇池北岸平原的初步开发
第三节 唐拓东城文物古迹与滇池的人地关系
第四节 大理时期的善阐城与滇池北岸平原水利起步
第六章 元代的滇池水利及其影响
第一节 元初滇池水域扩大的拟测
第二节 元代滇池水利工程
第七章 明代滇池控制性水利工程与水环境变化
第一节 明代滇池“海口河”的深挖与疏浚
第二节 盘龙江分水河渠控制性工程――“南坝闸”
第三节 西湖与龙院村“横山水洞”灌溉工程
第四节 松华坝加筑与松华闸修建
第五节 金汁河灌溉体系的发展
第六节 银汁河灌溉区的形成
第七节 明代移民与滇池北部平原地区的开发
第八章 清代滇池流域的水系与水利
第一节 清代滇池流域的水灾与河道疏浚
第二节 盘龙江、金汁河的水系与水利
第三节 银汁河、海源河的水系与水利
第四节 宝象河、马料河的水系与水利
第四节 滇池盆地的水陆变迁
第九章 清代滇池流域东南部的人地关系
第一节 清代滇池东南岸的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清代滇池东南岸的土地垦殖
第三节 清代滇池东南岸的聚落发展与人地关系
第四节 清代滇池东南岸的土地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