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自清在江南的五年

朱自清在江南的五年

  • 字数: 1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 作者: 陈武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461192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浙江一师任教。本文由此开始,介绍了朱自清在江南五年的工作、生活、创作、交友以及心路历程。主要包括在浙江一师、扬州省立八中、上海中国公学、台州、温州、春晖中学等方面。这段时间,朱自清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是他投身教育界的开始,也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在其人生中至关重要。
目录
摘要
    初到一师
     1920年5月,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此话在朱自清身上再一次得到验证。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不久,就到浙江一师任教了。
     朱自清能到浙江一师任教,还要从浙江一师的学潮说起。1920年年初,一师的学生施存统在《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对孔孟之道发起攻击,触怒了当局,浙江省教育机构、省议会指责校方和教师支持学生运动,要解聘作为“四大金刚”的四名国文教员刘大白、夏丐尊、陈望道、李次九,并且还要罢免校长经亨颐。此事让一师学生特别愤怒,坚决反对撤换校长和四位老师,掀起了轰动全国的学生运动,甚至还轰走了准备继任的校长。当局动用武力,派警察包围并企图解散学校。经过学生的激烈斗争,当局的计划未能得逞。但校长和“四大金刚”却因此而相继去职。后在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的调停下,风潮得以平息。就这样,朱自清在蒋梦麟的推荐下,和俞平伯一起去了一师,和刘延陵、王祺一起又并称“后四大金刚”。
     这次任教,对于朱自清来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一步,不仅是高起点的工作,还结识了一批趣味相投、学问精深且性格同样温和、厚道、笃实的终生好友。
     刚踏上教师岗位,讲课自然是主要的工作,或许是由于天性使然,也或许是由于过于认真谨慎,朱自清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都一丝不苟,以至于到了刻板的程度。他的学生魏金枝先生在《杭州一师时代的朱自清先生》里回忆说:“他那时是矮矮胖胖的身躯,方方正正的脸,配上一件青布大褂,一个平顶头,接近一个乡下土佬。说话呢,打着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地讲。”这段话很形象,也很生动,把朱自清的身材、长相、穿着以及讲课的神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对所教课程的重视,虽然略有结巴,却不愿荒废掉一点时间,“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好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当时的一师学生,高年级的同学“大的竟有二十七八岁……普通的都是二十里外,这对一个大学新毕业二十二三岁的先生,在外表上确乎是一个威胁,所以一到学生发问,他就不免慌张起来,一面红脸,一面结结巴巴地作答,直要到问题接近解决,才得平舒下来。就为了这缘故,倒弄得同学们再也不敢发问;真的要问,也只好跑到他的房间里去问了”。跑到房间里又怎么样呢?魏金枝继续写道:“他也还是那样局促不安的神情,全是一副乡下小户人家待客那样巴结的局面,让座,倒茶,勤勤恳恳地招待,规规矩矩的谈话,全无那时一师脱落形迹的风气。”这段话,并不是对朱自清的奚落或贬低,相反地,却是极高的评价。那个紧接着“五四”的时代,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一踏上社会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炫耀、浮夸之风在一部分学校中大有人在,就连一师的风气也是“脱落形迹”的。魏金枝也不无感叹地说:“那时,一切泡沫,都可以冒充浪潮。”而朱自清近乎苛刻的严谨,为人师表的作风,却像另类的阳春白雪。(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