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褚遂良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何炳武
出版日期: 2017-02-01
商品条码: 9787551312639
版次: 5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褚遂良,唐政治家、书法家,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书法别开生面,对后代书风影响甚大。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碑刻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著有《右军书目》。
何炳武著的《褚遂良评传》立足于大量的历史文献,从政治、思想、文学等方面对褚遂良一生做了全面的梳理,详细地评述了褚遂良在书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目录
第一章 名门出身名师指点
第二章 武则天立后之前的政治生涯
第三章 武则天立后之后的政治生涯
第四章 《伊阙佛龛碑》赏析
第五章 《孟法师碑》赏析
第六章 学习和研究王羲之
第七章 《房玄龄碑》赏析
第八章 《雁塔圣教序》赏析
第九章 《倪宽赞》和《大字阴符经》赏析
第十章 后世影响
第十一章 相关作品考释和欣赏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靠前章 名门出身 名师指点
一、名门出身
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书香世家。其先祖世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自十二世祖晋安东将军扬州都督褚砦随晋元帝渡江,始迁居丹阳(今安徽当涂县)。其后一支移居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遂为东南著姓,所以史称杭州钱塘人。但唐代文士大都沿袭六朝旧习,每以郡望称之日“阳翟褚氏”。褚遂良的高祖褚湮为梁御史中丞,曾祖褚蒙为太子中舍人,祖褚?为陈时秘书监,“并有名前史”。在讲究门阀的南朝,褚姓门第虽不及王、谢,但也是颇有影响的名门。
褚遂良的父亲褚亮(560―647),字希明,是当时一位很好有名的人物。史载,褚亮自幼聪明灵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褚亮十八岁那年,拜访陈朝仆射徐陵,与之商榷文章,徐陵深为惊异。陈后主闻而召见,让褚亮赋诗,当时在座的许多诗词名家莫不推善。褚亮弱冠人仕,初任职太子春坊,即在太子所属机关任职;后升任中央首脑机关的尚书殿中侍郎。入隋后与虞世南同时以文学受知于晋王杨广,为东宫学士,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朋友。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褚遂良生于长安,为褚亮第二子,当时他的父亲褚亮正任散骑常侍一职。大业七年(611),褚亮任太常博士,与欧阳询共掌隋王朝的礼仪制度。
褚遂良从小就与这些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接触,父亲的影响以及家世的遗传,对政治的感悟和敏锐力极强。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统治者对起义军进行了残酷镇压,而统治者的残酷镇压激起了更大程度的反抗。随着隋炀帝靠前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农民起义进一步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新的变动。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仅十八岁的褚遂良靠前次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政治,也注定了他一生政治上波澜起伏的命运。该年六月,隋上层统治集团的杨玄感于黎阳起兵,隋朝的达官子弟纷纷参加,隋炀帝听到这个消息,惊惶万状。八月,宇文述等破杨玄感于阌乡,并将其斩首,很快把杨玄感所部镇压了下去。为了压惊,隋炀帝决定改置宗庙,当时褚亮上奏反对,结果未能实行。隋炀帝震怒,并说他与杨玄感有旧交,所以褚亮被贬为西海郡(今青海共和县)司户。遂良、遂贤二兄弟也随其父踏上了西行之路。
隋末战乱四起,强大的唐王李渊的军队战胜了一切对手,在六一八年建立了唐王朝。唐朝建立之后,很初对唐发动军事挑战的是薛举,薛举在兰州称帝。薛举久慕褚亮之名,任命褚亮为黄门侍郎,委以机务大任。因而,褚遂良随父进入薛举的官属,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薛举占据了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企图夺取京城长安。但他从西北向长安推进时却突然病死,他的儿子薛仁杲继承了他的事业。六一八年十一月,李世民包围了薛仁呆驻扎在泾州的营寨。薛仁杲的部下纷纷投降唐军,他也不得不投降。随后,薛仁杲被押往长安处决,而他手下的人则被收服在李世民的麾下,成为唐王朝的臣民。唐太宗久闻褚亮大名,深加礼遇,唐太宗说:“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褚亮从容自陈,不以降臣屈节自辱。他回答说:“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唐太宗听后大为高兴,赐锦物二百段,马四匹,令从迁京师,授以六品王府文学。那时,唐高祖李渊认为寇乱已经渐渐平息了,所以,每年冬天畋狩。褚亮对此上疏劝谏,提出了批评意见,唐高祖认为他说得对,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六二一年,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大震,唐高祖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雄心勃勃的李世民随后组成了一个大约五十人的随从集团,其中许多人来自于被他消灭的敌人营垒中的杰出人物。李世民对经史典籍十分重视,同年成立了自己的文学馆,以吸引各地名士。其中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名学士在做他的国事顾问。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员,以文学著称。这些学士“凡分三番递宿于阁下,悉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成为李世民智囊集团中人。武德七年(624),薛收卒,刘孝孙补之。后来,唐太宗命有名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题其名字、爵里,命褚亮为他们作像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之书府,以彰礼贤之重。十八学士受到了靠前的礼遇,以至于人们把能够进入文学馆,称为“登瀛洲”。后世史家赞日:“文皇荡涤,刷清天吴。十八文星,连辉炳耀。虞、褚之笔,动若有神。安平之什,老而弥新。”
文学馆的学士有的擅长经义,有的专工治国之道,有的以博学善文为长,有的则以忠义著称。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开馆纳士,心胸宽广,馆中的每一位学士都有一定的特长和地位。褚亮加入文学馆,其思想和活动直接影响着青年褚遂良以后的政治实践、思想学问和书法艺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中,褚遂良的学识与日俱增。尤其是书艺,在欧阳询与虞世南的指导下,更是出类拔萃,尽管他的年龄比他们要小一辈。他在初唐的书名不仅不比他们差,而且还具备了欧、虞二人所不具备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名望。这更使他的书法艺术有如猛虎添翼。
史称太宗每有征伐,褚亮常随前往;每当军中设宴,常与太宗欢聚,相互交谈,十分融洽,并多所裨益。据《旧唐书》卷八?《褚遂良传》(以下引作《旧唐书》本传,引《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亦作《新唐书》本传)记载,唐太宗出征辽东时,诏褚亮说:“昔年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故遣陈离意,善居加食。”褚亮深表感恩。这说明唐太宗始终把褚亮父子是连在一起看待的,褚遂良在其父政治关系的影响下,始终得到唐太宗以及父友魏徵、虞世南、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眷顾。
太宗人居春宫,褚亮除太子舍人,迁太子中允。贞观元年(627),为弘文馆学士。贞观九年(635),晋授员外直散骑常侍,封褚亮为阳翟县男,拜通直散骑常侍,学士如故,成为备顾问应对的开国资深元老。贞观十六年(642),晋爵三品县侯,食邑七百户,而后致仕。晚年重病期间,唐太宗派遣御医进行救治,中间问候不断,至贞观二十一年(647)十月卒于长安平康坊私第,享年八十八岁。“太宗甚悼惜之,不视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日“康”,以贞观功臣陪葬昭陵。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