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

  • 字数: 49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维胡晓琛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286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难民危机与英国脱欧的时代变局,欧盟受到了靠前的挑战,作为欧盟大国的德国该何去何从?为从历史语境出发审视德欧关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于2017年7月1日—2日举办了首届德国史博士生学术论坛。现将30余篇会议论文结集出版。内容涉及历目前的法德关系、思想文化与德意志特殊道路、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及当代德国研究五方面具体问题。
作者简介
李维,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德国现代史、欧洲一体化史。
胡晓琛,北京大学历史系德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目录
 欧洲历史上的德国与法国
海涅“夜思”缘何:简析海涅眼中的德意志与法兰西【黄超然】
《马贩子米歇尔 戈哈斯》中主人公戈哈斯自行审判的合法性问题
——以反抗权和私战权为例【管晓晨 宿永庆】
封建主义、法律传统、文化民族
——浅论德意志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根基与叙事结构【李矛宁】
论普法战争对法国殖民政策的影响【刘梦佳】
与敌同眠:论二战后法国在德占领者对德历史仇恨的认知及其演变【徐之凯】
 思想文化与德意志特殊道路问题
奴役与自由: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与纳粹主义关系辩驳【吴 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绝对真理观”【冯子龙】
从大陆守成到陆海并重:德国的地缘战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秦立志】
韦伯的方法论作品与德国学科争论【栗河冰】
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图兰朵或洗白者大会》中的历史影射【薄一荻】
德国选择党缘何成为“眼中钉”
——从历史视角分析德国媒体对选择党的态度【何雨露】
 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
从猎巫运动到纳粹大屠杀
——一种基于历史共性的探索【虎恩博】
纳粹时期德国工人的欧洲旅行
——以“欢乐是力量之源”组织的欧洲旅行为中心【宋 昊】
纳粹党的意识形态培训与对民众战时生活秩序的操纵(1939―1945)【胡晓琛】
“种族”一词在德国历史叙述中的演进刍议【徐 玮】
希特勒政治宣传中的普鲁士【宋舒杨】
从纳粹军队的欧洲志愿者看二战时期德国和欧洲的文化认同【李  】
跨学科视野下的纳粹施害者研究【房春光】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
对教派化运动解释力的争论初探
——兼论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特殊情况【王 林】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欧洲观”(1946―1966)【祁丽媛】
二战后德国民族国家认同与欧洲认同的融合及其成因探析【张豫洁】
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两个民族理论”的理论探索
——以《新德意志报》(1971―1989)为基础【范继敏】
德国绿党对北约的批判(1980―2005)【程援探】
欧盟东扩进程中德国的“波兰代言人”角色解析【孙嘉惠】
浅谈欧洲的“建军大业”
——从欧洲军团的运作看欧洲的防务合作进程【陈楚珂】
逆全球化视野下德国与欧盟的命运【马伟军】
英国脱欧背景下“德国问题”再思考【实】
 当代德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以侨为桥:德国侨务外交模式探析【孙怡雯】
论重新统一以来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刘湘君】
后危机时代的“德国问题”新探
——地缘经济现实下的中等强国理论视角【陈 扬】
政府与记忆文化建构【王丹妮】
德国政府对土耳其政策的两难困境【梅 霖】
中国公众对于德国的国家印象(2012―2016)【魏立豪 李银波】
中国媒体中的德国形象
——以2016年《人民日报》关于德国的报道为例【王益嘉 李银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