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认知颠覆

认知颠覆

  • 字数: 25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 程驿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229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困境的错误认知——你所有面临困境的本质,都是“选择”的问题。 对意志的错误认知——如果你用意志力来完成自我突破,你还停留在初级水平。 对自律的错误认知——自律的本质是机械思维,只是一种沉浸在自我满足感中的状态。 对意义的错误认知——找到“人生意义”并不是高度的事,它是你的大脑原始本能之一。 对天赋的错误认知——每个人都有超过标准差范围的天赋,你需要“认知抑制”解除。 对努力的错误认知——同样的努力会有不同的回报,你要把自己嵌入到更高的价值网上去。 本书将颠覆你过去的认知,重塑你的思维,让你与这个世界“重新连接”
目录
第一章思维觉醒:快速跳出你的思维局限
你所有困境的本质,都是“选择”的问题/002
找到枢纽节点,建立真正的独立思维/010
自律的本质是机械思维/019
三个思维模型,帮助大脑升级/027
面对竞争的正确姿势是什么?/037
人生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是什么?/043
你要如何找寻人生的意义/052

第二章表达逻辑:练就高效沟通的思维逻辑
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122
设计一个张口就打动别人的开场白/131
改变浑浊不清的沟通方式/139
如何设计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146
内向者如何通过表达掌控局面/153
如何应对别人的批评和否定/160
怎样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167
应对激烈的冲突,你需要记住三个步骤/176
从冲突到和解:如何与父母对话/184

第三章认知效率:重塑大脑的认知系统
知识的本质,让你的人生从混乱走向清晰/062
这三种思维可以让阅读更高效/070
写作技能取决于你脑中的系统构建/079
掌握“故事引擎”,人人都能写出好文章/088
避免自嗨型文案,转化用户思维/096
如何快速练就一项“骨灰级”技能/103
为什么你通过大量练习,还是没有成为很厉害的人/111

第四章突破职场:痛点思维解决工作难题
你究竟该选什么样的工作/194
如何爱上自己的工作/204
如何发掘工作中的天赋/214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225
用表达公式掌控整场面试/235
你应该在工作中锤炼哪些能力/243
在工作中,你的想法到底有多大的价值/252
你的薪水是由什么决定的/261
在团队中建立自己的权力空间/270
自由职业的真相是什么/279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工作特征/289
你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300
摘要
    03、从价值表达到价值供给
     一个原始部落的男人猎到一头野猪,突然得到了很多肉,但是他晚上想吃蔬菜、水果怎么办呢?那就要拿出一小块肉和负责采集蔬菜、水果的女人交换。如果要煮一锅汤,那他就还需要再拿出一些肉,换一些锅碗,再换一些盐。
     要活下来,你就必须用自己的价值去交换别人的价值,这是人类社会核心的生存法则──价值供给。
     情况如果复杂一些,假如某在部落市场,男人提供回来的肉,却有十个女人要提供蔬菜。
     女人感觉到肉这种资源的稀缺,就会极力去夸大自己采摘的蔬菜有多好,甚至贬低别人的有多差。
     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了生存,人类个体必须要对群体展现自己的一定价值,这是边缘生存法则──价值表达。
     叫嚣几句“我的东西更好”(价值表达)远比“我要提供给你足够满意的东西”(价值供给)容易很多。
     所以,这个世界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更注重表达价值而非提供价值。
     比如,你经常会在办公室里看到许多人都在极力维护“我是对的”“我比你强”,却忽略了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那些处理不好感情问题的人大多也同样如此,太注重表达自己的付出,却忽略了提供舒适、关爱等价值。
     这是尝试自我突破的步──如何去提供价值,从而在外部获得反馈。
     04、从控制思维到赋能思维
     自从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获得了对火的控制,原始人才开始烤肉或煮汤。
     对于火的使用,表面上来看是一种控制,但核心的其实是源源不断地添加的木材。对于自我突破来说也同样如此。表面上看来,那些大神都是通过高度的自我管控才实现突破,实际上他们是做好了“赋能”,即源源不断地赋予自我或团队以能量。
     这是什么概念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作为曾经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有一次我和一个前省级公路自行车队的朋友在相约骑行。当天很热,我们的目标是70千米外的一个古镇,要当天来回。那是我次骑那么远的路程。
     在一段持续上坡后,我就累得不行了,即使停下来几次还是很累。朋友仔细观察后,发现是我的骑行姿势有问题,导致我单次呼吸的时候,没有大量的氧气进入肺部。
     我调整以后,情况好多了,但是骑了50千米后,看着导航显示还有20千米的距离,我又感觉不行了。
     朋友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总盯着那个终目标,要研究每一段路,比如在这个弯道该如何去拐弯,在这个直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呼吸频率。
     总之,那次我才真正学会了骑行,从小镇返回的那70千米就显得十分轻松了。
     多数人以为的成功就是咬紧牙关,拼搏到70千米所在的目标。但想想那个可怕的人生拐点,你需要坚持多久才能真正达到。
     记住一个概念,如果你是用意志力来完成突破,那多半你还停留在初级水平。
     在高手的眼里,成长充满了乐趣。他们接近找到了沿途自我赋能的方法,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补充能量。
     这是尝试自我突破的第二步──如何从控制思维变为学会自我赋能,从而获得更多内部反馈。
     05、从自我思维到忘我思维
     “原始人熬一锅鲜汤”的后一步:盐入汤内,形态消失,却无处不在。这也是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厉害的,往往都看不到形态,也就是“忘我”境界。
     多数时候我们永远保持着自我的形态。因为有了自我,我们才会难以放下自己所谓的身份,这是阻碍我们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开篇讲到,你每天99%的决策都被潜意识自动完成,这很像一个原始部落。每天做事的,都是部落群众,他们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可以、采集、修房子,等等。但是他们没有头脑,经常容易冲动。他们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那部分。
     部落里有个酋长,负责处理群众无法处理的脑力问题。他地位高,控制着群众,不过因为力量有限,他也经常出现失控的情况,这就是“自我”那部分。
     原始部落都崇拜神、图腾这些东西,这是他们生命的意义,也有道德的约束,这就是“超我”那部分。
     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发挥“超我”的力量,让“自我”加强管理,打压“本我”。因为“本我”的头脑简单,他们自私、充满欲望,应该被好好约束,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发展得更好。
     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发展道德等“超我”,让理性的“自我”来约束感性的“本我”。
     自弗洛伊德以后,西方主流心理学派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比如,温尼科特提出“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其含义是应该让原始部落群众自由发挥力量,他们才是决定部落命运的力量。
     我们的“本我”之所以经常被“自我”压抑,主要是因为“自我”这个酋长具有语言能力,他可以对任何事进行评判,然后部落群众就跟着傻乎乎地相信了,导致他们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潜能。
     所以,的自我突破,其实是忘掉“自我”,发挥“本我”。无论是老子追求的“无为”还是佛追求的“无我”、马斯洛追求的“自我实现”、卡尼曼追求的“高峰体验”,都是在追求这种境界。这就是人生突破的第三个阶段。
     P5-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