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下·法治中国 司法改革的知与行(司法改革目标化、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审判组织、职业化、司法人事制度、司法行政管理)

天下·法治中国 司法改革的知与行(司法改革目标化、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审判组织、职业化、司法人事制度、司法行政管理)

  • 字数: 31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蒋惠岭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2082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长期在司法岗位从事司法改革的法律人,我已习惯于从司法视角观察法治发展,以改革思维审视司法工作,从优选视野分析中国问题。30多年的优选人民法院工作经历已经让我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中国司法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如果司法感冒了,好象我也在发烧。但愿本书的一些观点和思想能像抗感冒药一样,从理论上支持和维护我国的司法制度正常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内容简介
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是一项规模与意义同样巨大的事业。无论是法院组织法的修改,还是法官法的制定,无不以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司法体制的整体设计为基础。司法制度改革开始时必须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包括近期的和远期的、总体的和具体的。《天下·法治中国 司法改革的知与行》汇集了蒋惠岭法官近年来发表在各个刊物的有关司法体制改革尤其是法院改革的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司法改革的思考,从中亦可洞悉中国司法体制的现状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新动向。
作者简介
蒋惠岭,1963年10月生于山东省无棣县,现任优选人民法院不错法官、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应用法学》和《人民法院案例选》主编。蒋惠岭于1980年至198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以来,先后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997)、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2003)、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2013)作访问学者,2000年获蒙特利尔大学公法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优选人民法院工作以来,蒋惠岭先后在研究室、办公厅、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司改办工作近20年,负责起草司法解释、研拟司法改革方案、参与中央立法、从事专题调研等工作,曾任优选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司法制度研究和改革方案起草。先后参与了四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起草,参与中央司法改革方案的起草,并承担ADR方案、司法公开制度、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法官职业保障、法官职业道德、法官制度等多个司法改革项目的起草论证、组织落实和协调工作。从2015年,蒋惠岭开始担任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司法制度、行政法、程序法、法理学研究,并作为《人民法院案例选》主编从事案例法研究。
目录
目录序司法制度改革的目标司法体制改革与国家政治结构法院在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地位现代司法理念基本问题司法权力地方化之利弊与改革中央司权的八项“基本待遇”论审判独立的大力度优惠保障标准“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之辩 司法民主的界限与禁忌司法民主的十大补强机制展望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新纪元编司法改革基础理论第二编第三编  司法改革方案设计法院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中国法院体制改革论纲未来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的具体问题司法改革主体工程之认识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综合性司法改革示范法院的十项标准上下级法院关系改革的思路论法院的管理职能司法职权优化配置的七项任务法院司法行政管理配套改革的七项任务司法人事制度配套改革的思考法院内部运行机制中的司法规律审判活动行政化之弊害分析法院司法行政体制改革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审委会制度改革破冰之举审判管理制度的“三要素”论法官角色的转变司法职业保障的十项大力度优惠标准司法改革能否改出强有力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培养职业法官的“四部曲”论法官惩戒程序之司法性第四编  司法程序改革司法的程序性与司法改革重锤夯实“事实审”之迫切期待 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再认识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论案件请示之诉讼化改造构建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几个难点重提“庭审中心主义”论司法效率中的八个关系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十年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