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 字数: 1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日]贵田庄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941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部深度解析小津安二郎电影人生的评传 一本关于日本市井风味的美食随笔 1. 作者历时数年,走访了半世纪前小津在东京、横滨、镰仓时常光顾的餐厅食店,边走边尝,深入电影大师的日常,发现更为真实的小津安二郎。 2. 收录大量小津日记中关于“吃”的有趣逸事,讲述食物如何影响“豆腐匠”的60年人生。 3. “吃”是小津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吃”又是每个人的日常,平民导演小津 “吃”得更是很好接地气。 4. 以“餐桌”为视角,通览小津留存于世的37部影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之路就是一部日本近代电影史。 5. 精美的手绘插画、珍贵的剧照、小津电影与美食的多方面解读,是了解、认识小津安二郎和日本文化的一本好书。
内容简介
餐桌,是小津安二郎电影的重要道具。 时令菜肴透露出季节,餐馆听名字就知道特色。讲着方言的人物一出场,不需多余台词,风味呼之欲出。秋刀鱼、海鳗、拉面、炸猪排、茶泡饭……端上桌的食材和发生在桌旁的对话,总是承载着独具小津哲学的电影世界。 本书由日本文坛“小津专业户”贵田庄执笔,细数留存至今的37部电影,参考小津的亲笔日记,从餐桌上解读小津安二郎。
作者简介
贵田庄,1947年出生,获早稻田大学博士学位。日本有名电影评论家,可谓日本文坛的“小津专业户”。著有《小津安二郎导演入门:40个问答》《小津安二郎文坛交游录》《小津安二郎的目光》《小津安二郎的餐桌》《小津安二郎东京美食指南》《追寻小津安二郎的足迹:东京、镰仓散步》《西洋图书工坊》等。
目录
卷首语 小津安二郎之死与油炸豆腐丸子 1 秋刀鱼与萝卜 2 海鳗 3 咖喱饭 味觉散步(晋升导演与鲑鱼茶泡饭) 4 拉面 5 中式包子 6珍珍轩与东兴园 味觉散步(横滨·中华街的秋刀鱼拉面) 7鳗鱼 8料亭的女主人 9炸猪排 味觉散步(上野·蓬莱屋的炸肉饼) 10关东煮店 11寿司店的客人 12草坪上的野餐 13家族团聚与同学会 味觉散步(自制料理咖喱寿喜烧) 14面包 15可口可乐与腌萝卜 16屁与灭鼠剂 17伴手礼与礼物 味觉散步(战地日记与东京之味) 18讨厌水果 19 BAR
摘要
    《秋刀鱼之味》是小津安二郎执导的很后一部作品。该片于1962年8月开机,11月杀青,并于当月18日上映。《秋刀鱼之味》之后,小津原本曾计划拍摄《萝卜与胡萝卜》。虽然由于小津的逝世,《萝卜与胡萝卜》很终没有完成拍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作品名称中都包含食物的名字。
     可以说,不仅是日本电影,就连国外电影中,这样以食物来命名的作品都很罕见。《秋刀鱼之味》这个名字又让人联想起小津的另一部作品《茶泡饭之味》。令人讶异的是,《茶泡饭之味》很终以原本同床异梦的夫妇共享茶泡饭而圆满结束,《秋刀鱼之味》却似乎与秋刀鱼并无关联。整部影片中根本没有出现吃秋刀鱼的情节,那又为何会使用“秋刀鱼”来命名呢?
     回顾小津的电影,仅《早安》一片中出现过秋刀鱼。该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长子小实(设乐幸嗣饰)看见客厅饭桌上的配菜,向妈妈抱怨道:“什么呀,怎么又是秋刀鱼干和猪肉汤?”当然,由于导演擅用低角度构图,我们看不清桌上的秋刀鱼干和猪肉汤。妈妈责备孩子们:“这已经很好了!”晚餐时,爸爸和姨妈回来了,这回是次子小勇(岛津雅彦饰)惹妈妈生气:“爸爸,今晚又是秋刀鱼干!”这些情节呈现了过去多数日本家庭中朴素的餐桌文化,孩子们直率的语言让秋刀鱼干瞬间成为了焦点。然而《秋刀鱼之味》中连这类台词都没有。
     曾经有人问过小津《秋刀鱼之味》名称的由来,他的回答是秋刀鱼好吃又便宜(《日刊运动》,1962年8月11日)。也许小津想在这部作品中传达的是秋刀鱼在日本人心目中的意象,它物美价廉,蘸着萝卜泥吃的盐烤秋刀鱼,其味道就是这部作品的味道。
     关于《秋日和》的执导,小津曾说过:“用感情来表达一部戏剧很简单。只要通过哭和笑,就可以向观众传达悲伤或喜悦的心情。但这仅仅是表演,不管怎么诉诸感情,人物的性格和气质都无法完整地表现。舍弃戏剧性的东西,不用哭泣呈现悲伤的气氛,也不需用跌宕起伏的剧情让人体会人生。我就是尝试以这样的手法来拍摄这部作品的。”(《谈论私人作品》《电影旬报小津安二郎(人与艺术)》)《秋刀鱼之味》的执导也许正是如此。它的名字同样与故事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依稀试图表现日本人吃秋刀鱼时所尝到的味道。如果再将小津的《晚春》《早春》《秋日和》等用季节命名的电影作品拿过来一起看,也许就更好理解了。《早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影片内容不一定与电影的名字有直接的关系。《秋刀鱼之味》的时间背景就不是秋天,因为电影中有主人公吃海鳗的一幕,海鳗一般是在初夏至盛夏时节品尝的。
     从《秋刀鱼之味》来看,就算小津计划筹拍的《萝卜和胡萝卜》真的完成了,萝卜和胡萝卜也不会出现在电影里面。与《秋刀鱼之味》一样,这部影片的名字也是由小津和野田高梧创作。
     不过,“萝卜”一词曾一度要被小津用到电影名之中。小津在大映公司拍摄的电影《浮草》,起初考虑过用《萝卜演员》这个名字。这部电影是在小津的很后一部黑白电影作品《东京暮色》之后筹拍的。剧本于1957年的夏天至秋天完成。次年1月,小津和剧组人员去新渴地区取景,由于雪比预期的要少,他决定延期拍摄。也正因此,小津和野田立即开始创作《彼岸花》,并拍摄电影的夏季场景。在1929年的《年轻的日子》中,小津曾拍摄过大学生在赤仓的雪坡上玩雪的画面,但那时他的电影风格尚未形成。虽然未能欣赏到小津式的雪国画面着实令人遗憾,但庆幸的是我们欣赏到了他所拍摄的盛夏海景。
     1959年5月,大映公司提出要将中途搁置的《萝卜演员》拍成电影。小津也应允,但由于拍摄时间改到了夏天,他必须重新修改已经完成的剧本。因此,6月中旬,小津和野田高梧夫妇一起前去伊势志摩地区取材。他和野田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蓼科的别墅改写了《萝卜演员》的剧本,同时将电影名改成了《浮草》。这时,他们也开始考虑邀请有名演员中村雁治郎来出演主人公岚驹十郎。这部原本由松竹出品的《萝卜演员》,本计划由东映的专属演员进藤英太郎来扮演驹十郎。
     《萝卜和胡萝卜》这个名字,也许是想衬托之前没能启用的《萝卜演员》里的“萝卜”一词。每当想到致小津身亡的疾病时,我就深觉《萝卜和胡萝卜》的内容很好讽刺,宛如艺术在现实中上演。小津团队很初构思的是主人公犹豫是否要告知友人病情实情、中年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不和以及其孩子们的婚事等情节。很终定下由笠智众和佐分利信出演中年男主,三宅邦子出演笠智众的妻子,吉田辉雄出演其儿子,田中绢代出演佐分利信的妻子,岩下志麻出演其女儿,信欣三出演他们身患癌症的朋友,中村伸郎则扮演为吉田和岩下说媒的人。剧中,笠智众、佐分利信、信欣三、中村伸郎几人是金泽旧制高中的同班同学。总之,小津和野田所构思的《萝卜和胡萝卜》,从角色设定和故事梗概上来看,是《彼岸花》和《秋刀鱼之味》等作品的姊妹篇。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