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初见

初见

  • 字数: 1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程稀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23573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传记采访及个人随笔,适用于文学艺术传播。本书书名为《初见》,取义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里的“初见”,也有自己首部作品集问世含义。《初见》选用了作者近十年的采访人物报道,包括中国的书法家、画家、雕塑家、油画家等艺术家,领悟了他们的艺术心得和艺术生涯,见证了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和获得成果的坦然和满足。除此之外,本书也不乏亲情的描述,作者通过对父母亲、恩师,及子女情的倾情描述,又选用了作者创作的声情并茂的诗篇及故乡偶记,童年印象,行文流畅,文笔洒脱,饱含深情。
作者简介
程稀,20世纪80年代出生于安徽金寨,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鲁迅文学院。现为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美国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中国区代表,作家,策展人。曾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百篇。著有《张謇传》《往事不可追》《鸟儿飞过林梢》等。现任职家谱国际首席运营官、当代艺术家联盟网主编。
目录
第一篇 亲情
伤逝――献给我的父亲程泽银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的十句金语
我的二哥
亲情无价
致我的安麒儿――献给我即将出生的大宝紫嫣
紫墨成长记

回忆童年二三事
北国之冬
故乡的年
记忆中的江南
第二篇 亲历
我与文洁若先生二三事
贾英华和他的“末代皇族系列”
柳琴:剑气诗情至碧霄
陈先郡:钧正堂里翰墨香
曹智勇:鹅卵石灵魂的召唤者
访台湾有名雕塑家林昭庆先生
连丽如先生与“样式袁”
董志霜:他从故宫走来
盛澜:梵华宝相沧海撷真
储亦斌许玉琴:大器近道,壶里乾坤
淑文皓月:为追梦之人呐喊
王静:为燕山立传
吴秋明:意由心生
郭建国:泼墨如禅
宋守友:半生画鱼终为王
李谟中:胸有丘壑化乾坤
柯建东:追逐梦想融贯中西
汪玉涵:执着艺术本心
耿洪贤:探索油画山水新境界
王玉书:寄深情于方寸,托幽怀于毫端
魏殿松:辟谷的乾隆“书童”
叶根友:书法奇才的人生蜕变
第三篇 感恩
我的小学数学老师
缅怀恩师沈春午
小张老师
程先政:寻根路上的长者
胸怀天下,华安广厦――张怀安传略
嘿,老头儿!
Q版玩家袁剑君
第四篇 感悟
活着
台湾见闻
2013夏去秋来
挥别2014

镜中小我
一个聋哑女孩的梦想
挣扎在黄土地上孤寂的灵魂――读路遥《人生》有感
从《长江三日》看刘白羽的散文特点
摘要
    父亲离开的八年,我异常脆弱,我不想在亲人面前提及父亲的字眼,也不想让朋友们知道父亲离去的真相。因为我分明感觉,父亲还在我们的故地,依然风风火火、踌躇满志地规划着晚年的生活,他甚至还想大干一场,圆他青年时未了的梦……可是,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我想父亲在天上一定是好好的,他是那样一个善于交际应酬又那么正直无私的人。人群中,他总是焦点。父亲写得一笔好字,一手好文。虽然奶奶去世得早,他仅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是六年的部队文书生涯将他历练成一个能文善赋的人。我爱看书、爱写字的习惯就是因父亲而来。父亲每晚睡觉前总要看一会儿书,他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动笔为自己写自传,让渐渐长大成人的我知道了他的辛酸和坚韧。他的这种品格自然让我受益无穷。在困难面前,我总是想起历经艰辛的父亲,想起他逆境中的乐观,哪怕明知自己身患重症也对我们绝口不提,悄悄地为自己准备后事……
     这些年总有一些父亲旧时的老友打来电话,想了解他的情况,跟他叙旧。当他们听到父亲故去的消息,总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他的挚友还找到我,一再跟我说明他是怎样一个义气、忠厚、智慧的人。这一切都让我重新认识父亲。说到底,还是我们此生父女缘分太浅,父亲在世时,我还太幼稚,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做一个女儿。而在我稍微懂点人情世故之后,父亲又撒手人寰。生命的未知就在于死亡的未知,它总是在你没有丝毫准备的时候让你措手不及。
     2010年底,我的事业稍有起色,突闻父亲重症在身的噩耗,接到堂姐电话的一刹那,我感觉天都要塌了。父亲,我一直健康、身体硬朗的父亲,怎会羁患癌症晚期?!那年,我刚刚给父亲过完本命年大寿,从不迷信的我特意给他买来和田玉的平安牌,一身大红内衣――我希望父亲的本命年能够平安过去。虽然从开年之后,他就一直磕磕绊绊,但我总以为,这只是暂时的,本命年总会过去的。我不止一次地期盼能陪他遛弯,让他在幸福的环境下安享晚年……可是,上天没有给我看到父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机会,让他在晚年刚刚来临之际就驾鹤西去。
     我常常一个人回想有关父亲的点滴,内心总是隐隐作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物资极其匮乏,我和弟弟总是成为其他小伙伴艳羡的对象,皮鞋、花裙子、精致的小算盘、高级的自动笔,农村不常见的零食、自行车、电话、电视机……总能让我们在小伙伴面前骄傲地抬起头,甚至我多余的衣服总是被同学借走穿来穿去……然而,当时我并不知道.父母为了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童年付出了什么。父亲辞去收入不高的工作离开家乡前往东北打工,我一直以为当年父亲是沾了三伯在部队当团长的光,能够做些比较体面的工作。直到前年,我才得知,那时的父亲竟是在工地上做苦力。我以为他一直是靠笔杆子生存,没想到他竟然是用瘦弱的身体扛起一个家……
     上高中后,我和弟弟高昂的学费成了家中的重负。父亲不得不辞去在老家相对稳定但是收入不高的工作,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其时,他已然是奔五的年纪,早已不具备年龄上的优势,只能又到工地卖起了苦力。虽然工地老板格外看重他,后来给了他一个管理的工作,可他还是身体力行,样样干在前面……而那时的我刚刚大学毕业,弟弟又在上大学,生活的压力虽然稍稍有所缓解,但还是不能解决清贫之苦。然而,记忆中的我,从未听见过父亲对生活的抱怨,他总能让自己超脱于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上,没事儿喝点小酒,抽几口,写点喜欢的文字,打打小牌,听听广播里的新闻……
     也是上天比较厚待于我,让我在父亲的有生之年能够及时尽孝。毕业后我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出来给父亲过生日,让他把工友们都请到饭店大吃一顿,记得饭后父亲提着打包的剩菜流露出了满意的神情。那时我每周总是去工地给父亲送去比较好的野生蜂蜜,叮嘱他临睡前一定喝一杯;父亲爱抽烟,多次劝说无效后,我给他买来烟草的过滤嘴,好让他的身体免遭焦油的损害;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打电话给父亲报喜,好让他在清苦的生活中得到一丝安慰。记忆犹新的是我在无锡一次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由于父亲特别爱看报纸,主办方免费给父亲订了一年的报纸,还赠给父母商场购物代金券。看着父母挑试衣物时高兴的神情,我知道,虽然我做的事情都微不足道,但是他们对我这个女儿还是十分满意的。
     我结婚后,父母结束飘零的生活,相携回到了老家,他们倾尽微薄的积蓄建好了家中小楼。父亲对我说,他在卫生间里专门装了浴缸,我回家可以用太阳能的水泡澡,家乡要变成风景区,我们的田地就值大钱了,越往后家乡的发展就越好,没事可以常回来看看……如今我还经常回想起父亲坐在家中小院里跟我聊天的情景。
     可是好景不长,在我事业上逐步能够奠定基础,弟弟大学毕业后也羽翼渐丰的时候,父亲的大去之日毫无征兆地来临了。父亲没有享过几天福,可是到死,他也没有说过几句泄气的话,他总觉得他的日子还长,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然而,并没有……
     父亲,我想跟您说,这八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您,我无时无刻不在为了您的希望而变得更加努力。您离去之后,我未曾懈怠,我已经开始着手写您的传记了。虽然,在别人眼中,您或许普通如草芥,但在我的心中,您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平凡且伟大的,我永远挚爱的父亲!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