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深层意象"派的中国诗缘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肖小军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637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讨论深层意象派诗歌的发生、特点出发,根据史料,探讨其中国渊源。一方面,该流派很多诗人热衷于翻译中国诗歌;另一方面,又从中国诗歌中吸取灵感,进行诗歌创作。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阴阳平衡、讲究王道,赞赏儒家的关于诗歌社会功能的诗学观。本书还具体探讨了十多位中国诗人(从陶渊明到严羽等)是如何影响具体的某些深层意象派诗人的。
作者简介
肖小军,获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学位,获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于湖南师范大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目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学术研究方向为英语诗歌与诗论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深层意象”派概况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深层意象”派理论溯源
三、勃莱与《五十年代》
第二章 传统与基础:“深层意象”派的中国文化因缘
一、本土文学传统
二、基础:中国文化典籍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
第三章 内圣外王:儒道思想在“深层意象”诗歌中的吸收与利用
一、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理念的比较
二、道家“内圣”之道与“深层意象”诗歌精神的“内向
三、儒家的“外王”之道与“深层意象”派的“外向
四、小结
第四章 意境·兴:中国传统诗学与“深层意象”派诗歌
一、意境与“深层意象”派诗歌
二、兴与“深层意象”派诗歌创作
第五章 “深层意象”派诗歌中的中国诗人
一、罗伯特·勃莱:陶渊明、王维、裴迪、杜甫、李白
二、查尔斯·赖特:李白、杜甫、王维、李贺
三、詹姆斯·赖特:白居易
四、威廉·斯坦利·默温:白居易、苏东坡
五、高尔威·金内尔:杜甫
六、路易斯·辛普森:严羽
第六章 勃莱的中国诗缘
一、缘起与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倾向
三、动机
第七章 远行的冲动:道家美学在勃莱“深层意象”诗学中的吸收与利用
一、勃莱与道家的接触及践行
二、“道”与勃莱的“深层意象”诗学之“无意识
三、勃莱诗歌中的道家美学内涵
第八章 衡而和:论勃莱诗学中的母亲意识
一、“母亲意识”的内涵
二、牙齿母亲
三、伟大母亲协会
四、小结
第九章 篇终接混茫:从《吊床》一诗谈詹姆斯·赖特与中国的文化因缘
一、背景介绍
二、诗人创作生涯
三、中国文化影响
四、家园意识
第十章 听之道――默温诗歌与中国文化因缘
一、听道之中西文化差异
二、听、诗歌形式与道
三、听与生命观、生态观
四、小结
第十一章 中国迹象――查尔斯·赖特的中国文化影响
一、缘起和发展
二、景:是方式和手段,更是目的
三、无和空:源自中国智慧的世界与生命思考
四、思考与结论
第十二章 庄子思想在高尔威·金内尔诗歌中的运用
一、金内尔“以丑人诗”的文化归属
二、金内尔的“自我”与庄子的“心斋
三、小结
第十三章 “道”的隐喻:威廉·斯塔福诗歌中的“线”
一、基本介绍
二、“线”与“道”的隐秘关系
三、“线”的诗性特质
四、“线”的道家归宿
五、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