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裔美国文学

华裔美国文学"身份表演"书写研究

  • 字数: 25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许双如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68240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具政治:华裔美国文学‘身份表演’书写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以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身份表演”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华裔美国叙事性文本,采用符号学、审美分析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了“身份表演”的符号化过程及其不同模式,追寻符号的深层意义以及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动因,探讨“身份表演”书写作为华裔美国作品独特的叙事形式所创造的美学效果。
作者简介
许双如,广东省揭阳市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研究、跨文化研究。在《当代外国文学》等中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出版译著两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项目、斤级教改项目各一项。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蓬勃发展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

二、意识形态批评范式的确立

三、文学审美回归的趋向

第二节 “身份表演”: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一、“身份表演”的研究现状

二、“身份表演”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三、华裔美国文学“身份表演”书写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观点体系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整体框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面孔抑或面具一“族裔身份表演”与族裔表征政治

第一节 绘写“他者”:美国权力话语对华人的符号化表征

一、美国主流话语中的华人 华裔面孔迷思

二、权力操纵的符码

第二节 表演“模范少数族裔”:早期华裔自传体小说中的

“族裔文化表演”

一、华裔自传体写作:“他者”的自我表征

二、表演“模范少数族裔”:刘裔昌和黄玉雪的“族裔文化表

演”

三、如实表征抑或选择性表演:对“族裔文化表演”的再

思考

第三节 “意指的猴子”:《孙行者》的“族裔身份表演”与族

裔表征政治

一、“意指的猴子”:对符号霸权的反讽和戏谑

二、全民狂欢化表演:开辟族裔表征场域

第四节 “蝶变”:《蝴蝶君》的性别表演及性别 文化表征政治

一、“蝴蝶”:权力运作下的“他者”表征符号

二、扮装:作为对“他者”表征的戏仿和解构

三、蝴蝶的启示:从权力博弈走向对话

小 结

第二章“真”与“伪”――“族裔身份表演”与族裔生存政治

第一节 “面具”背后的博弈:《中国娃娃》对种族化身体的表

演和解构

一、权力对族裔身体的规训和编码

二、作为生存策略的种族面具表演与身份的操演性

三、种族化身体符码的改写与主体能动性

第二节 《骨》:“沉默面具”与“隐性叙事”

一、困陷于谎言中的假冒者

二、沉默作为“他者”的“面具”

三、沉默中的“隐性叙事”

第三节 《鸡笼华仔》:“语言面具”与“种族越界”

一、语言的乱码与文化的失根

二、“标准英语”与“白色面具”

三、“他者”镜像的破裂与主体的迷失和分裂

四、族裔化语言的探索与亚裔美国身份的操演

小 结

第三章 梦幻与游戏一“族裔身份表演”与族裔自我追寻

第一节 华裔美国文学的族裔自我追寻主题

第二节 被压抑者之重返:汤亭亭、赵健秀、徐宗雄笔下的

“梦境身份扮演”

一、“缺失”的“潜叙述”

二、弥补“缺失”,召唤新义

第三节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任璧莲笔下的“身份

表演”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与争取认同的表演

二、“身份表演”实践与自我的追寻和定位

三、对身份建构性的文化思考

小 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