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愁的辩证法 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及其文学书写

乡愁的辩证法 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及其文学书写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社
  • 作者: 李彦姝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93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知青作家作品的研究,力图跳出僵硬的文学史命名框架,尝试以一些新的理念和路径切入。第一,视角挪移。跳出僵化的革命、政治、阶级等研究视角,立足于对知青作家私人经验与社会历史、地理空间等的驳杂关系的考辨,沿着“空间迁徙-城乡经验-文学书写”的思考路向,建立“社会-文化-审美”的研究路径,从文化诗学和审美诗学两方面激活知青文学的潜在价值。第二,谱系建构。绘制知青文学“时间-空间”研究谱系,在爬梳历史脉络的同时,从场域细分和空间想象两方面,破解知青文学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的困局。第三,命题开掘。提出并论证知青文学场域学、知青文学地理方位学、乡愁美学、代际研究等新命题。第四,紧贴文本。以扎实的作品阐释为研究基础,把握1950年代至今的大量重要作品,突出实证性、全局性。
作者简介
李彦姝,女,1983年生于辽宁大连,祖籍山东威海,文学博士。现就职于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责任编辑。曾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批评》《现代中文学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16年入围第六届“唐瞍青年文学研究奖”终评。目前主要学术兴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批评、小说美学等。
目录
城乡与乡愁:知青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导言
第一章城乡之辨与城乡之变
第一节差异空间
一乡村社会与乡土美学
二城市的繁荣及其“压迫”
三城市与乡村的对视与互照
第二节二元格局
一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原因
二城乡分化与人口逆向迁移
三知青作家创作的出发点
第二章知青作家笔下的乡土世界
第一节知青作家乡土经验的差异性
一南北东西中的对照
二多民族经验的比照
三插队与团场的差异
第二节知青文学中乡土世界的多义性
一砥砺身心的艰苦天地
二革命事业的红色土壤
三诗魔并存的生态王国
四寓意多元的动物世界
第三节知青作家的农民观和乡土观
一“严父”与“慈母”
二知青与农民:乡土大地上的对视
第三章城市经验与知青作家创作
第一节返城前知青作家的城市经验
一青春前史与城市躁动
二“准乡下人”的城市遥望
第二节返城后知青作家的城市书写
一“城市归来者”的困顿与磨合
二形形色色的城市病灶
三凡人生活与日常审美
四书籍与性:关键词的*迭
第三节知青文学生产和传播的都市化转型
一知青作家作品的通俗化转向
二知青文学多元化的传播路径
第四章知青作家的乡愁辩证法
第一节儿行千里母担忧——家乡的牵绊
一血缘与地缘——难舍的眷恋
二逃离与回归中的犹疑
第二节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的困惑
一城市与乡土:知青的双重故乡
二重返乡土的路径与感受
第三节众里寻他千百度——原乡的冲动
一知青原乡情结的生成背景及紧迫性
二心灵秩序与精神家园的求索与重构
第五章作家代际*迭与城乡想象的差异
第一节代际差异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老三届”:乡土膜拜与城市疏离
第三节“六九届”:乡土疏离和城市回归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