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大学学术规范化与治理研究

中国大学学术规范化与治理研究

  • 字数: 19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文丰安 著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48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科学研究中,科研工作者应当恪守科学价值准则以及科研活动的道德与制度规范。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违反科研道德及制度规范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学术诚信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使学界、政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反思科研活动本身。因此,研究针对学术不规范行为而提出的学术诚信问题,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术不规范需要进行治理,学术诚信需要重塑,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分析,研究中国大学学术不规范的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净化我国大学学术环境,重塑学术诚信提供系统性的治理对策。
作者简介
文丰安,重庆酉阳人,三级教授,现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研究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视角和见解,特别是围绕党的制度建设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特色。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课题,重庆市规划重点课题、教育规划课题,重庆市教委、重庆工商大学等科研项目十项,先后在《管理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等十多部,获中国发展奖三等奖一项,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科研成果获教育研究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术诚信建设问题研究背景与缘起
第二节 学术诚信建设问题研究意义
一 保持科学研究事业的纯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
二 对学术研究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 有效分配利用中国学术资源的建议
四 学术诚信问题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术不规范及治理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状况
第一节 国外学术诚信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学术不规范研究综述
第三节 各国学术不规范与治理的现状
一 美国的学术不规范治理现状
二 德国的学术不规范治理现状
三 日本的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现状
四 我国的学术不规范治理现状
第三章 学术不规范及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引入
第一节 学术不规范及治理的相关概念解析
一 对学人、学术、诚信的概念解析
二 对学术诚信、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概念解析
三 对学术不端、学术不规范的概念解析
四 对治理、大学治理、学术治理、学术不端治理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 学术不规范及治理的相关理论引入
一 “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理论视野下对学术不规范的认识
二 委托一代理理论视野下对学术不规范的认识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对学术不规范治理的认识
四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对学术不规范治理的认识
五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对学术不规范治理的认识
第四章 学术诚信的内涵和学术不规范表现、危害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学术诚信的内涵与本质
第二节 学术不规范的表现形式与危害
一 学术不规范的发生领域和表现形式
二 学术不规范的危害
第三节 学术不规范的归因分析
一 科研工作者的个体因素
二 科研共同体的群体性因素
三 学术治理缺陷的制度性因素
四 学术生态的环境性因素
五 文化、伦理、制度和法律层面的因素
第五章 学术不规范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二节 大学科研工作者学术诚信调查
一 学术诚信问卷调查对象描述性统计
二 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规范现象的认知调查
三 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规范所持的态度调查
四 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规范影响因素的看法调查
五 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学术诚信教育和治理的意见调查
第三节 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规范所持态度调查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四节 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规范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及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步骤
二 学术不规范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三 学术不规范影响因素综合得分模型
四 学术不规范影响因素信度与效度分析
第六章 学术内部诚信治理的对策
第一节 以人为本
一 提倡中国学术要有自我主张
二 坚持人本理念,利用利益机制,激发人的潜能
三 完善构思贯穿大学科研工作者学术发展全过程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
四 改革评价大学科研工作者学术成果和学术能力的学术奖励晋升体系
五 以行政权力关系规范化推进大学治理
第二节 完善内部规范,建立内部制约
一 完善和统一学术规范,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
二 建立专家遴选与考核制度,实行“双盲”评审
三 完善确立大学内部院(系、学科)两级的学术诚信治理结构
四 建立大学内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监督和发现机制
五 统一规范大学内部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方式和力度
第三节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外部监管
一 加快行政立法和刑事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二 建立学术监督制度
三 改革管理体制,确立学术自治
第四节 净化学术生态环境
一 净化学术环境,重构学术精神
二 营造注重学术过程的学术自由与自治的学术生态环境
第七章 大学外部学术诚信治理的对策
第一节 科研资质机构的治理对策
一 纵向科研资助机构的治理对策
二 横向产学研合作委托单位的治理对策
第二节 教育科技部门的治理对策
一 强化行政立法,建立健全学术惩戒机制
二 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加强对学术成果的保护和增加侵权行为的责任
三 建立健全科技进步和科研管理的法律法规,将学术诚信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 建立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司法审判的常态机制,将学术诚信治理纳入司法管理轨道
五 统筹协调教育科技部门、科研资助机构、社会中介组织、高等学校、企业等关系,形成学术治理的合力
第三节 社会第三部门的治理对策
一 优化文化环境
二 发展社会主义诚信文化
三 发挥学术评价中介组织的作用
四 重视学术成果运用单位的反馈
五 实现学术公益组织及个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六 其他科研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参与的治理对策
第八章 结论
一 大学学术不规范的综合治理需要以德治学与以法治学相结合
二 科研工作者需要道德驱动与制度化相统一的自律
三 学术不规范问题的解决依靠社会环境的净化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