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政治人类学与国家-社会关系

新政治人类学与国家-社会关系

  • 字数: 29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陶庆 等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309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政治人类学旨在发掘具有范式“象征”“符号”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与“有序元素”(ordered elements),逐步形成跨学科新型研究范式。新政治人类学正在经历着“自觉认同”“共同持有”某种“学科基质”的探索性过程,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四”学术框架上,即“学科基质”的“三化”过程(政治学科学化、人类学政治学、民族志写文化),与“有序元素”的“四要素”组合(权力要素、田野要素、民族志要素、扎根理论要素)的辩证统一上。并形成了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在政治实践与公共管理中演化出“政策人类学”新意境。
作者简介
陶庆(1965-),安徽宁国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政治(人类)学专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职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博士后,获得“北京大学很好博士后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主编创刊《政治人类学评论》并已出版6辑,率先提出并尝试研讨“新政治人类学”“政策人类学”等创新范式。靠前作者发表出版相关论著近50篇(部),其中《新华文摘》和《政治学》《社会学》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6篇,独立主持相关内容的重量、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8项;主讲“公共管理学前沿”(双语)等本科专业课程,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讲课程入选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目录
   第一章 新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基质与有序元素

第一节 学科基质:路径、本质与跃升

第二节 有序元素:扎根理论方法论

第二章 政治学科学化:西学东渐与中国先声

第一节 在政治学空前大转向中的“科学”机遇

第二节 在国家重度大迷茫中的“科学”探索

第三节 在观念特别大壁垒中的“科学”执着

第三章 人类学政治化:从动物政治到政治动物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返魅”悖论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观念发生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类型流变

第四节 观念发生与类型流变的内在同

第四章 民族志写文化:重塑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第二节 实践民族志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第三节 科学民族志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第五章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学术内涵、整体性逻辑与文化溯源

第二节 “内在问题导向性”的研究动机

第三节 “参与观察性”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互为他者性”的研究态度

第五节 “利益公共性”的研究目的

第六节 “政策科学性”的研究检验

第六章 新政治人类学与党的“常任制”改革

第一节 治理及其内卷化危机

第二节 “常任制”改革的治理之问

第三节 政党治理的地方性知识

第四节 文化政治自觉中的治理“再发现

第七章 新政治人类学与政府职能转变

第一节 “内在问题”在“倒逼”改革

第二节 “内在问题”实质是利益博弈

第三节 “啃硬骨头”才能解决“内在问题

第八章 新政治人类学与基层民主治理

第一节 村民自治”政治安排“下的困局

第二节 “政治嵌入”村级预算与村级财务

第三节 民主财政理论悖论与本土化重构

第九章 新政治人类学与政党执政和正当妥协

第一节 政党执政的理论渊源与历史维度

第二节 政党执政的中国路径与现实价值

第三节 依宪执政的法治原则与适用前景

第十章 新政治人类学与“类人机器人”猜想

第一节 “机器人公民”工具性与自主意识

第二节 “机器人公民”公共性与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