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师成长——凝聚互助力量

教师成长——凝聚互助力量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翔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287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师的专业化不是“孤立自主的专业化”,而是“互动的专业主义”。在一个互动的职业团体里,教师会成为一个持续的学习者,尤其是面临变革的情境,在自然协作的文化氛围中,教师之间能接受、容纳不同的教育观点,会较快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这种共有的价值取向将成为团队的文化。本书中通过对教师与同伴能否通过专业发展的意愿自发缔结成一个合作性的组织,通过相似或者一致的愿景凝聚成相互依存的团队,通过对话、协商和参与同伴的教育实践,实现团队经验的共享,在交互性的研讨和合作性的实践中分享彼此的成功,通过积极的对话和深度的反思形成团队的实践智慧。旨在理清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凝聚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同时指出自然合作高于行政组织下的被动合作。自然合作是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同伴文化状态,它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很好途经。学校要创设条件,通过氛围的创建,制度的重建和评价的改革,多方面地推进自然合作建设,实现学校文化的多样化。
作者简介
高翔,山东省正不错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长期从事学校课程设计和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致力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证性研究,提出并实践了“分层次管理,差异性评价”的教学管理思想。“九五”至“十三五”期间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山东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刊发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月刊》《中小学管理》等二十余种核心期刊上,数篇文稿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教育》和《中学物理教与学》全文转载,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和第三届教学成果奖。
目录
引论 在互助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一、团队合作:从日本汽车企业崛起的奥秘谈起
二、雁阵原理:互助就是力量
三、专业发展共同体:让我们乘着集体的翅膀飞翔
四、互助性组织的结构要素和质性的特征分析
第一章 教师互助的组织形态
一、教研组和备课组——行政管理为主的合作性组织
二、“师徒结对子”——协约管理下松散型组织的互助形态
三、名师工作室——基于项目管理的互助性组织形态
第二章 共建团队发展愿景
一、团队愿景的结构要素
二、不同类型教师团队愿景的确立
三、团队愿景的管理与愿景引导下的团队发展
第三章 搭建互助性研修平台
一、互助性研修平台搭建的组织形态
二、基于对话的互助性路径
三、互助性研修平台的管理
第四章 互动共享的校本教研
一、搭建互惠的备课平台
二、搭建互动的教研平台
第五章 搭建互助的教育科研平台
一、搭建互助的教育科研平台
二、合作性研究:让专业更富有深度
第六章 同课异构的案例研究
一、用愿景和规划凝聚备课组之力
二、聚合意见:换种视角定位同课异构
三、从教材承载学科能力发展点的视角确定“异构”的观察点
四、从教学方式比对的视角确立“异构”的教学观察点
五、从教学评议中对同课异构合目的性的价值分析
六、从教后反思和同伴的比对性研究中获得启示
第七章 营造互助的环境
一、对当前制约教师主动合作环境的审视
二、寻求变革的力量:培育有利于自主互助的管理环境
第八章 铸造互助的文化
一、追求道德崇高的地平线
二、文化的追求,制度的隐退
三、在群体中寻找精神的归宿
四、以文化人,呼唤合作共进的教师合作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