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独家对话 做客名人之家

独家对话 做客名人之家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15515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蒙、于蓝、单霁翔、姜昆、李雪健……大咖云集,星光熠熠,然而,他们有着怎样的幕后故事?人民网记者做客名人之家,为我们揽胜探邃,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究竟有怎样的秘密?
冯骥才、冯小刚、严歌苓、刘兰芳、小香玉……一大拨名人走进人民网访谈间,侃大事也聊小情,描愿景也忆往昔,该有多平易?
方明、王刚、姚晨、曹可凡……中国“好声音”“好面孔”为我们倾心读经典,以时光为马,以声音为舟,如何感知经典的距离?
目录
辑一 做客名人之家
第一期文坛常青树王蒙:经常“犯忌”宁可被记仇也要说真话
【记者印象】那个“不设防”的老顽童
第二期“江姐”于蓝:为艺术忙碌一生
【记者印象】读书养生,气若幽兰
第三期烟雨平生蓝天野:我优选的生活在舞台上
【记者印象】“从不养生”心随性
第四期文保专家谢辰生:文物破坏的根源是金钱挂帅
【记者印象】平生只做一件事的“国宝卫士”
第五期舞蹈家刀美兰:为当今傣族舞太浮躁而担忧
【记者印象】守护傣族舞蹈的“金孔雀”
第六期 中国影协主席李雪健:“感恩”两个字在我心里很重
【记者印象】“观众的喜欢,是优选的福分”
第七期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向低俗相声说不
【记者印象】“50后”姜昆的骄傲:读的书比年轻人多
第八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要把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记者印象】故宫“看门人”的幸福和梦想
辑二 金台访谈录
“80后”阎肃:新解“风花雪月”,谈“精神故乡”在先贤笔下
冯骥才与他的“四驾马车”
冯骥才:提高文化自觉,打造文化经典,传承文化情怀
九十岁黄永玉的“黄氏幽默”:贴着土地过日子,摔也摔不到哪儿去
何建明:用现实主义之笔创作“国家叙述”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艺术家
“评书大师”刘兰芳:老书新说,以英雄人物为“精神故乡”
冯小刚:《芳华》与“逆流而上”的十年
严歌芩:追忆似水《芳华
崔永元对话小香玉:他们“仗义”相助又互相“拆台”
舞蹈家陈爱莲:76岁再舞“林黛玉”,精神归宿在舞台
关牧村:树高干尺不忘根,还是原来那个“小关”
徐沛东:作品有泥土性生活给予优选养料
董卿: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我也累到哭过
十问吴京:“战狼”是如何炼成的?
张嘉译秦海璐何冰:经典《白鹿原》为何经久不衰
六小龄童:从“西游记”中收获信仰,后半生将传承猴文化
翟俊杰:三拍长征,常拍常新
刘震云:趣谈“吃瓜时代”,自谦写作初学者
莫言:对话美国“90后”作家,文学要成为疗伤的绷带18。
田华:八次文代会我参加了七次
濮存昕:年轻版《蔡文姬》亮相,直言很忐忑
濮存听:人艺《李白》演出20周年,我就是“李白”
辑三 名人读经典
岳阳楼记《背影》片段

当你老了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茉莉
爱情的礼赞
山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