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大系 中国古代书画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大系 中国古代书画卷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作者: 尹吉男、黄小峰、刘希言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7917220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2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的水墨绘画以及书法作品,所藏作品时代跨越北朝至清代,而以清代为大宗,其中时代较早的为北朝书法作品《胜鬘经卷》《大涅槃经卷十八》。本画册仔细梳理了馆藏作品,并且按照人物、山水、花鸟及书法四各主体,能反映出个时代的艺术审美特色,具有很好高的史料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的古代书画收藏始于北平艺专时期。邓以垫(1892-1973)主持教务时即有人藏。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徐悲鸿任院长期间,美院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购藏,从北京市特种工艺公司、宝古斋、文物商店、西单商场、悦雅堂等处陆续购置题款为宋元明清的书画,并接收了包括孙宗慰个人捐献在肉的几批捐赠,古代书画收藏逾三百件。同一时期,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校长丁井文的寻访搜求下,也收藏了一批明清绘画。60年代以后,学院又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如扬州,进行过购藏,并接收了几次私人和寺庙的捐赠。时至今日,中央美术学院(包含附中),的古代书画收藏已逾两千件。
这批收藏虽不够全面,但尽可能涵盖各时期流派风格。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目的,作品也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20世纪80年代至今,针对这批收藏曾有两次大规模的真伪鉴定和展示性研究,并先后出版了两本图录,可梳理为四个阶段。
靠前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抢先发售对部分精品进行了集中鉴定。在80年代以前,中央美术学院的这批收藏除了少数作品曾经专家过目,未进行过集中、系统地鉴定。1983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美院选出的249件精品进行了真伪判断和等级评定(其中未包含附中收藏作品)。1983年鉴定组成员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傅熹年、刘九庵、谢辰生。鉴定组很终鉴选110件作品,目录收入《中国古代书画目录》靠前册(文物出版社,1984年),其中的42件作品的黑白图像被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靠前卷(文物出版社,1984年),5件被认为极精作品的彩色图像收入《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录》靠前卷(文物出版社,1984年)。这百余件精品在过去曾经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材料,也彰显了这批藏品在学术上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抢先发售大规模展示藏品并出版图录。1993年,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了“意趣与机杼:明清绘画透析靠前学术讨论会”,海肉外众多学者出席,会议由靳尚谊、杜键、薛永年、高居翰(James Cahill)、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等人主持。讨论会期间举办了由薛永年、高居翰策划的展览,展出了由文以诚和尹吉男挑选的104件藏品,并于1994年出版了同名图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这一次的研究性展示,不偏重于对作品真伪的判断,而是从当时社会的艺术趣味人手,在兼顾名家作品的同时,也选人了有益于拓展研究视野的小名家或无款作品。诚如高居翰和文以诚所说:“(这些作品)一类是作为民间宗教和传说以及祭祀所用的宗教画;再一类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和历史人物在俗文化圈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形象;还有文化观念中已经成为程式的风俗画。”这也是美院古代书画藏品中非名家部分的主要特征。
目录
   Ⅰ 总序

Ⅱ 分卷前言

Ⅲ 藏品图版

Ⅳ 相关研究

Ⅴ 藏品着录

Ⅵ 藏品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