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行龙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622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煤和水是山西区域社会历史变迁的核心因素,也是研究山西区域社会的突破口。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山西水资源问题,就是要克服过去“就水而水”,以水利工程和技术为主的单一框架,建立“以水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区域性社会关系体系”,勾连环境、土地、森林、植被、气候等资源要素及其变化,进而考察由此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组织、规则、象征、传说、人物、家族等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整体的历史”。本书内容涉及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河域泉域、湖泊存废、分水争水、水权水案、水利水患、礼治制度、家族祭祀等多方面,意在建立“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的基本研究框架。
作者简介
行龙,1958年生,山西新绛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历史学会会长、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理论与方法、区域社会史、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等研究,提倡“走向田野与社会”。代表性著作有《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走向田野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初版、2015年修订版)。
目录
   “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

汾河清山西盛

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

公共秩序的形成与变迁:对唐宋以来山西泉域社会的历史考察

八復渠水案与古代“均水”理念

山西四社五村水利秩序与礼治秩序

从水权看国家与村落社会的关系

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

黄河泛滥、河道变迁与农地制度技术策略――以清代至民国的山、陕黄河滩地历史文献为中心

晋藩与晋水:明代山西宗藩与地方水利

湖殇:明末以来清源东湖的存废与时运――兼与汾阳文湖之比较

湖兴湖废:明清以来河东“五姓湖”的开发与环境演变

关系千万重:明代以降吕梁山东麓三城的洪水灾害与城市水环境

明清时期山西的城市洪灾及其防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