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契丹 辽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

中国古代契丹 辽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

  • 字数: 3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陈秉义,杨娜妮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624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古代契丹:辽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是对已失落的中国古代曾辉煌一时的契丹族(契丹国、大辽国)的音乐文化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复原的研究工程。契丹音乐文化的田野考查和散落在民间、历史遗址中的大量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由于种种情况,在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中,契丹-辽的音乐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书开创了系统性契丹-辽音乐文化田野考察的先例和整体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其研究行为和成果就显得十分珍贵。
作者简介
陈秉义,教授(国家二级),是中国音乐史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东北古代音乐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评审专家。出版主要著作有:《古埙艺术》《中国音乐通史概述》《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与梁茂春共同主编)等;参加国家教育部“九五”“十五教育”规划课题3项,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中国音乐史》主要撰稿人;完成了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所教授的《中国音乐史》课程被评为2004年辽宁省精品课,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2012年所教授的《普通高校中国音乐》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精品视频课。
目录
总序
代序:在历史的田野中追踪历史
自序
绪论
一、关于契丹-辽
二、契丹-辽音乐文化
三、考察地点
四、考察方法
五、考察成果、收获简述
本论——“契丹-辽”的音乐文化考察研究
一、对契丹-辽萨满、捺钵活动的音乐文化的考察
(一)契丹-辽萨满的音乐图像学考察
(二)对捺钵的音乐文化考察
二、辽塔、石塔、石经幢上的乐舞伎乐人、伎乐飞天的考察
三、契丹-辽(墓葬)壁画、石板画、木板画的音乐文化考察
四、关于契丹-辽铜镜上的音乐文化的考察
(一)契丹辽铜镜文化概述
(二)乐器铜镜
(三)铜镜上的歌舞、重奏
(四)关于铜镜上的拍板
(五)与箜篌有关的铜镜
(六)与古琴有关的铜镜
(七)与古筝有关的铜镜
五、对契丹-辽部分乐器的考察
(一)对契丹-辽笛溜(陶埙)和呜箫(陶笛)的考察
(二)对契丹-辽唢呐流行情况的考察
(三)对契丹-辽细腰鼓的考察研究
(四)对契丹-辽古琴的考察
(五)对契丹-辽筝的考察
(六)对契丹-辽箜篌的考察
(七)对契丹-辽琵琶的考察
(八)对契丹-辽锨琴的考察
(九)对契丹-辽胡琴(马头琴、奚琴)的考察
(十)对民间收藏契丹-辽古琴谱、琴歌的考察研究及问题
六、契丹-辽与中原及周边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
(一)与中原的音乐文化交流
(二)中原乐器的传人
(三)与周边各国的交流
余论
一、关于民间收藏的考证、界定和文物流失的问题
二、历史文物仿制“有所本”之我见
三、具体案例:关于民间收藏的与契丹-辽有关的琴谱和琴歌之乐问
(一)琴谱——关于《纂古琴谱》和《雅音琴谱》所存疑点之乐问
(二)以琴曲《潇湘水云》来务虚讨论
(三)关于《释谈章》和两部琴谱中多首后世流传的琴曲
(四)从几首琴歌看契丹-辽时期的古琴音乐
重要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