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岛武郎小说中的亲子书写研究

有岛武郎小说中的亲子书写研究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谭杉杉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872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白桦派文学的伦理书写研究”(项目批号:15YJC752028)的阶段性成果,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号:2011WC024)。本书通过对亲子关系的深入剖析,试图梳理有岛武郎的文学创作轨迹,解读作家独特的美学观。本书在解读亲子关系形态的基础上展开,引入两性书写、知识分子书写,将这两种书写作为亲子书写的延伸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关注与有岛武郎同派别、同时代作家对于亲子关系的书写,使得对有岛武郎的小说研究显得更为全面和深刻。全书分为五章,靠前章细读有岛武郎小说中的亲子关系形态;第二章讨论有岛武郎小说中的多重意象表达,分析作家如何有效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强化亲子书写;第三章引入两性书写、知识分子书写的维度,审视亲子书写的深层隐喻;第四章分析志贺直哉(同为白桦派作家)以及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同时代作家)对亲子关系的思考,在比较的视域中解读有岛的独特性;第五章在前文基础上解读有岛武郎文学创作的关键词:“私”与“我”、本能、“爱是夺取”、死亡即自由,进而挖掘有岛的文学理想以及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谭杉杉,文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与比较文学。先后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校级创新项目1项。
目录
绪论
一、有岛武郎:日本近代文坛的觉醒者
二、有岛武郎小说主题的多重性与西方文学接受
三、有岛武郎对亲子关系的理解与看法
第一章有岛武郎小说中亲子关系的五种形态
第一节对立与冲突:以《一个女人》为中心
一、对父辈的反叛与依恋
二、对后辈的爱与恨
三、亲子关系的特别
第二节冷漠与麻木:以《阿末的死》为中心
一、经济危机下的亲子关系
二、死亡阴影中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关系的变异
第三节缺失与破灭:以《该隐的后裔》为中心
一、被放逐的父亲
二、沉默的母亲
三、亲子关系的断裂
第四节羁绊与舍弃:以《与生俱来的烦恼》为中心
一、真挚的亲子之爱
二、沉重的亲子之爱
三、亲子关系的两难
第五节自省与对话:以《星座》为中心
一、知识分子与普罗大众的膈膜
二、感性自然与理性科学的冲突
三、亲子关系的和谐
第二章亲子观的类型与两性书写、知识分子书写
第一节男权中心的家父长制
一、男性家长权威的家庭结构
二、服从的亲子原则
三、习性的亲子观
第二节女性中心的家庭变革
一、男性家长本位的动摇
二、女权的复兴
三、理智的亲子观
第三节自我中心的家庭重构
一、以自我为中心
二、以个性发展为目的
三、本能的亲子观
第四节亲子观产生差异的根源
一、生活环境的差异
二、人生理想的差异
三、性别差异
第三章有岛武郎的亲子书写与多元意象表达
第一节地理意象
一、陆地与海
二、原野与都市
第二节时间意象
一、季节
二、钟与钟声
第三节圣经意象
一、绊脚石
二、白官舍
第四节女性意象
一、镜子
二、铁屋
第四章日本近代文学视域中的亲子书写
第一节志贺直哉的和解与有岛武郎的反抗
一、《暗夜行路》与《和解》:从对立到和解
二、《亲子》:从顺从到反抗
第二节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与有岛武郎的自由意志
一、《心》: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和反思
二、《宣言》:确立自我的宣言
第三节芥川龙之介的回心与有岛武郎的转向
一、从批判宗教到求助宗教
二、从信教到背教
结论
一、“私”与“我”
二、本能生活的实现
三、“爱是夺取”
四、“宿命之死”
附录一有岛武郎童话中的恐惧与成长
附录二有岛武郎年谱(以创作为中心)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