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张良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张良

  • 字数: 73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良,王静珠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235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6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良和王静珠编著的《张良(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是大型丛书《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之一,是有名电影导演、电影表演艺术家、董存瑞的扮演者张良先生的综合集,收录了张良先生的自传,介绍了其主演的《董存瑞》《哥俩好》,及其拍摄的《雅马哈鱼档》《少年犯》《特区打工妹》等影片,并有歌词作品、杂文作品及评论文章。
作者简介
张良,1933年出生于辽宁本溪,有名电影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1955年主演电影《董存瑞》,获文化部很好影片个人一等奖。1962年主演电影《哥俩好》,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很好男演员奖。又先后参演《战上海》《林海雪原》《三八线上》《挺进中原》《打击侵略者》等有名影片。1972年调任珠江电影制片厂后主要担任导演职务,成功导演了《梅花巾》《雅马哈鱼档》《逃港者》《少年犯》《女人街》《特区打工妹》《龙出海》《白粉妹》等一系列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新南国”影片。
王静珠,1935年出生于苏州,是新中国培养的靠前代电影工作者,也是有名演员和导演张良的妻子。在从事电影工作的数十年中,创作出了《梅花巾》《少年犯》《特区打工妹》《龙出海》《白粉妹》等很好电影剧本,为“南国都市电影”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录
第一篇 张良传略
序曲:回望人生路
我的故乡——下马塘
结缘八路军
在战斗中成长
经受朝鲜战场血与火的考验
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董存瑞》
风涛扑面
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新天地
情定终身
渐入佳境
身陷“”
迁回东北故乡
珠江电影制片厂为我打开的另一扇门
开启导演生涯编导《梅花巾》
拍摄引起轰动的《少年犯》
在新南国都市电影中奋勇前进
老来闲不住
第二篇 张良作品
Ⅰ表演艺术代表作
《董存瑞》
《哥俩好》
Ⅱ导演艺术代表作
《梅花巾》
《雅马哈鱼档》
《少年犯》
《逃港者》
《女人街》
《特区打工妹》
《龙出海》
《白粉妹》
Ⅲ歌词作品
梅竹同心永相爱
绣女愁
心声
打工者之歌
Ⅳ杂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文艺的心得体会
我的艺术探求
荒煤同志嘱我向生活学习
青少年吸毒令丁峤痛心
——忆丁峤同志为影片《白粉妹》当顾问
戏里戏外忆张莹
--电影《董存瑞》连长饰演者
我在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
——纪念董存瑞牺牲五十五周年
第三篇 众说张良
Ⅰ艺评
勇于向生活索取
--从张良伉俪的电影创作谈起(陈荒煤)
张良在前进的道路上(严寄洲)
贺张良从军、从艺六十周年(于洋)
展现时代生活的艺术魅力
——给张良同志的一封信(刘诗兵)
责任、生活和创新
——我对张良的三点认识(瘳曙辉)
张良:岭南电影的领路人(黄统荣)
在接受美学的新垦地奋力开拓
——谈张良的三部南国都市电影(祁海)
写实性与地域性
——论张良的电影风格(列孚)
Ⅱ影评
征服人心的英雄形象(孙道临)
动于心而形于外
——谈张良在电影《哥俩好》中的表演(田雨)
血和泪的悲歌
——故事影片《梅花巾》观后(朱音)
“雅马哈”,宽阔与狭窄间的奔驰
―《雅马哈鱼档》纵横谈(华铭)
中央领导称赞《少年犯》
——习仲勋、说:这个戏写得好
镜头对准当代生活
——影片《少年犯》观后(成谷)
一部剖析逃港者的佳作(于得水)
影片《女人街》座谈会发言选编(肖子光根据录音整理)
张良影片在“南国都市电影”中的位置
——《特区打工妹》观后(黄统荣)
欢快昂扬,催人奋进
——试评故事片《龙出海》(杨光伟)
为张良说句公道话
——也谈故事片《白粉妹》(杨光伟)
附录 张良艺术年表简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