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香港重庆大厦 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香港重庆大厦 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麦高登(Gordon Mathews)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3270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球化并不只由麦当劳、可口可乐、索尼、苹果这样的大型企业所代表,也不仅仅涉及大楼、律师、财政预算;重庆大厦所展现的“低端全球化”,更便于我们理解广州越秀区、三元里、义乌这样的中国内地城市的商业模式;通过灰色打工、行李箱、绞尽脑汁过海关、订货谈判,重庆大厦调和各种冲突,向世界各地延伸出连接线,而世界也就由这一座大楼反映出来了。
内容简介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看上去十分老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如同孤岛一般,但它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交易场所。据估计,从重庆大厦出货的手机,大约占撒哈拉以南手机交易的20%。这种与中环所代表的香港优选化枢纽角色反差极大的角色,被作者麦高登称为“低端优选化”。本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大厦居民与靠前商品、金钱、理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作者简介
麦高登(Gordon Mathews),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著作包括《全球文化/个人身份:在文化超市中寻求家园》(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market)、《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日本人和美国人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 How Japanese and Americans Make Sense of Their Worlds)及《香港,中国:培育国家认同》(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并合编过多本书籍。译者简介:杨玚,香港中文大学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译著包括《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身陷囹圄,1942-1945香港日据时期的赤柱拘留营生涯》等。
目录
   地点

关于重庆大厦003

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010

重庆大厦为何存在以及为何值得关注015

大厦022

历史036

业主立案法团045

生意049

我的亲身经历062

人群

商人073

业主和经理083

临时工093

避难者100

家庭佣工106

性工作者108

瘾君子112

游客116

不同人群如何互动122

商品

重庆大厦中的商品流通135

贩卖商品139

占买家的便宜145

仿冒品148

制造商和中间商153

手机店的骗术和辛酸156

各色商人161

商人之间的代沟168

商人的技巧173

中国内地的诱惑177

海关险境180

商品和商人的意义195

法律

无处不在的法律阴影201

法律界线里外的冲突204

警察的角色211

签证与居留权221

避难者与法律227

“真假”避难者232

避难者的生活239

避难者的待遇变化256

未来

重庆大厦不断变幻的想象265

重庆大厦如何改变人们269

文化身份认同275

在全球的意义282

重庆大厦的未来/世界的未来293

参考书目297

译后记307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