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渭北水利及其近代转型(1465-1940)

渭北水利及其近代转型(1465-1940)

  • 字数: 2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康欣平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61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康欣平著的《渭北水利及其近代转型(1465-1940)》以梳理、分析渭北水利及其近代转型(1465―1940)的历史过程为着眼点,将渭北水利置于具体的时空中加以考察,研究水利变迁与区域社会及王朝国家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利开发及运行过程中的“人”、“人群”及组织(如华洋义赈会)。试图揭示1465―1940年间渭北水利变迁及近代转型的逻辑与机制。
作者简介
   康欣平,男,1973年9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201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史(侧重西藏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有泰驻藏日记>研究——驻藏大臣有泰的思想、行为与心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1项完成),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渭北水利的近代转型及其问题

第二节 渭北水利与区域环境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的渭北水利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的引泾水利

一 广惠渠兴修

二 通济渠兴修及万历间泾渠兴修

三 “开吊儿嘴引泾”主张与“拒泾”论

四 天启年间泾渠常修制度之变革与“一条鞭法”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清峪河水利

一 明中期清峪河木涨渠开发及秩序

二 万历年间清峪河水利纠纷:以“古受清浊河水利碑”为中心

三 崇祯年间清峪河水利:以王徵的《河渠叹》为中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的渭北水利及其变迁

第一节 从“引泾”到“断泾疏泉”

一 “拒泾”“引泾”及其后的县际博弈

二 “断泾疏泉”之裁定及其分析

三 “断泾疏泉”后的成村铁眼斗水利纠纷

第二节 泾渠兴修与三原分水时间之演变

第三节 清乾嘉时期清峪河源澄渠的开发及运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回民起义后的渭北水利

第一节 陕西回民起义与龙洞渠分水变革

一 陕西回民起义对泾阳、三原社会的冲击

二 刘蓉在龙洞渠分水时间上的变革

第二节 陕西回民起义后龙洞渠的兴修及乡绅治理

第三节 陕西回民起义后清峪河水利的重建及纠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渭北水利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民国军阀政治下的引泾水利开发及其困境

一 民国初期郭希仁的引泾努力

二 军阀政治下的引泾水利

第二节 泾惠渠的修建

第三节 泾渠管理的近代转型

一 民国初期龙洞渠的管理

二 泾惠渠的管理

三 征收水捐

第四节 变革与因循:民国时期的清峪河水利

一 民国初期对清峪河“私渠”的整治

二 1929年清峪河水利的“改革”

三 水利协会时期的清峪河水利秩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